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百科 > 正文

当北斗成为标配,共享单车的技术故事还应怎么讲?

发布时间:2020-09-28 22:12:00 所属栏目:站长百科 来源:互联网
导读:北斗工程自1994年启动,到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并开通服务,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目前在通信、电力、金

大约还在两年前,北斗产业还远远没有现在的热度,正因为产业规模小,同样都是定位芯片,北斗芯片要比GPS芯片贵上好几倍。在共享单车行业的全力推进之下,全国有超千万辆共享单车接入了北斗定位导航服务,大规模运营使得北斗芯片价格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快速降低。

从最贵时的数千元降到几百元,再到现在拥有最简单定位功能的北斗芯片只需三四元,价格被打下来了,北斗也具备了成为国民级应用的基础。

可以预见的是,在打通了价格上的障碍之后,北斗还将在更多领域复制着和共享单车行业一样的“传奇经历”,而此时,共享单车行业也完成了与北斗生态的融合互促。

与城市交通融合共建,两轮出行还有边界吗?

迄今为止,共享单车已经经历了信用免押的1.0时代和精细化运营聚焦效率和质量比拼的2.0时代,如今正在进入的3.0时代,共享单车要有机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生态,成为公共交通服务的一部分。

站在从精细化运营到与城市交通融合共建的十字路口,在各种技术的驱动下,两轮出行的边界正在不断延展,共享单车也有了更多故事可讲。

以哈啰为例,未来哈啰将开拓本地生活业务板块,而进入5G时代的北斗可以实现单车与合作商家共同向用户推荐本地吃喝玩乐精准信息,届时搅动的不将仅仅是共享单车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共享单车生态商业模式的创新。

其次,目前北斗在共享单车中的主要应用集中在定位和导航中,赋能的是共享单车企业的运维,如果把眼光放得更广一些,共享单车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生态,通过出行大数据形成区域热力图、城市运力分析、城市出行预测、城市出行报告甚至信号灯动态配时等,共享单车将参与到整个城市交通运行的决策中。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基于北斗的定位服务,共享单车可以实时看到每个用户的出行路线,当数据达到一定规模,共享单车企业便可统计出哪一条路线,什么时间段会有多少人员出行,往小了说,通过数据模型可以指导共享单车企业的运维工作,往大了说,对公交站点的改造、公交频次的优化以及公交载客容量的调整都是有意义的。

最后,我们还可以根据共享单车作为交通工具不断“移动”的特性进行延伸。

现在每台共享单车都搭载了北斗定位芯片和物联网通信芯片,定位芯片产生的价值有利于企业运维和交通改造,通信芯片除了用于自身数据的回传之外,可否利用技术手段将每一辆共享单车都变成一个移动的通信基站呢?

这听起来可能有些“玄妙”,但在5G时代,一个数量如此庞大的移动基站群到底能发挥多大的价值还是具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的。

我们再更进一步,在共享单车中加入温度、湿度等芯片或传感器,直接将共享单车变成一个“移动”的气象检测台。相比固定气象站,共享单车在“运动”过程中的监测范围会更广,监测数据会更加精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无论共享单车赛道如何变化,两轮出行边界都是由技术来划定。

标配技术决定了行业的发展边界,独门技术决定了企业的拓展边界,行业与企业的每一次“破界”,都是共享单车价值的一次重塑,也是城市公共交通内涵的一次升级。

深挖智能这口井,同好添加vx:zhinengxiaoyan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