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这15点,你的文案营销思路更清晰
1、有一种营销运营大招叫像素级模仿! 如果你玩抖音,你会再次看到营销运营的一个超级大招——像素级模仿。 一个东西火了,抖音里面马上就会出现一批非常类似的火爆抖音视频,不管是形式、音乐、场景,还是说的话、表情、动作等等都是惊人的一致。还有一些能在此基础上二次创新,很多都会火爆起来。 我们说,模仿是简单的,但如果你能认认真真去找到优质案例,像素级去学习模仿,那很牛!像素级模仿需要你每个细节都要思考为什么这么做、怎么做更好、我可以做什么。如果再能加入一些个性特色微创新,那就更棒了! 2、贫穷会限制你的营销想象! 做营销推广策略,千万不要总是把关注点放在成本预算上,哪怕你的公司有预算限制也不要总是担心成本。 这个担心太贵,那个害怕烧钱……想个什么营销玩法都是畏畏缩缩,这就是属于典型的成本视角,想都不敢想,还能出什么创意?更别提去真正做了。 老贼建议每个隐形人都跳出成本视角,一方面更多的用“投资—回报”的眼光去想营销策略,另一方面先去想创意,打开思维,然后再在成本下做替代方案。你放心,基本上所有的大创意都会有不错的替代方案。 3、减少自我证明倾向 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某种方法,并不是为了真正改良自己的行为,而是先有了某种行为,然后寻找对应的理论方法来为自己的行为做依据,也就是自我证明。 貌似人人都会有这样的倾向,因为每个人都有认知闭合的需求。 也就是当人面对模糊性的问题时,有非常强烈的找一个明确答案的欲望。而在高度认知闭合需求状态下,我们会想要赶紧得到一个看似合理的能说服自己的答案,往往也就不愿意接受新观点或其他模糊信息。 4、你能够随时让自己变成傻瓜吗? 张小龙曾在一次分享中说:“乔布斯之所以厉害,在于他能1秒钟变傻瓜。马化腾需要1分钟,而我差不多需要5~10分钟的酝酿。” 这首先是张小龙说话的艺术。另外,这里的傻不是变蠢,而是做产品时变成普通用户一样的认知视角,洞察用户真正关注和需要的是什么。 很多人都习惯基于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去判断其他人,但是当这种自我视角思维用在营销、产品、文案的时候,做出来的东西很可能看不懂,不喜欢,也不需要。不是每一个专业科研工作者都能写出刷屏的文章,这无关专业能力,可能就是不能随时让自己变傻! 5、迟来的奖金很有趣 经济学里面有一个“迟来的奖金”理论,很有意思。 给你月薪4000做马云的助理,或者给你月薪10000做个小公司经理。你会选哪个? 我估计很多人都会选择去做马云助理,虽然工资是暂时低点,但没关系。他们会觉得马云助理机会更大,能得到的肯定更多,有“迟来的奖金”可领。 所以,这个我们预判的“迟来的奖金”往往比眼前的利益更值钱,直接会影响我们决策。比如你的产品有什么“迟来的奖金”? 6、负风险承诺,你敢尝试吗? 最近,接触了几个购买负风险承诺营销的案例,效果还不错。 零风险承诺大家都知道,就是可以退货退钱。而负风险承诺就更牛了,就是承诺买了产品有什么不满意,可以退货,我还补偿你一些钱,比如原价100元,我退你110元。更有甚者,产品保留,钱退给顾客! 这样的营销策略看似很傻帽,但其实我接触的这几个案例,退货率都很低,负风险承诺成了一个强力卖点,最终转化率很不错。 查理·芒格说:“手里只有锤子的人看来,一切问题都是钉子”,我们总是倾向于借助以往的经验来处理事情,而其实很多我们所接触的本来就并非绝对的,这会限制我们。 做营销,需要敢于去尝试,试一试搏一搏,就能看到更多之前可能不会发现的点。重要的是,很多事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有没有用,而在于被你怎么用。 7、神奇的闪光灯记忆。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心理学界注意到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闪光灯记忆”现象。 研究人员发现,即使在三年之后,经历过9.11事件的人们还会清楚地记得9月11日当天发生的许多琐碎的事情,包括那天早晨吃了什么,那天见了谁,跟谁说了什么话等等。 心理学家把这种由于周围环境中发生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而产生非常生动的记忆,叫做闪光灯记忆,这些记忆的细节丰富并且保持时间非常长,正如闪光灯一样,不仅对闪光灯印象深刻,还能记住闪光灯照亮的区域。 所以,这大概也是现在追热点成为一个趋势的原因,因为大家都在“闪光灯”下面。 8、正确的废话&稀烂的提问 老贼经常会在自己公众号或者其他一些平台回答一些问题,说实话,有些时候我会回答一些“正确的废话”,也就是大家都知道这个答案是没错的,但它无法给别人带来什么具体有价值的指导。 有时候是因为时间来不及了,而更多的时候这种答案其实是出于我的礼貌,因为有些提问真的太稀烂了。跟你听到“正确的废话”时的感受相同,一个“稀烂问题”带给人的感受也类似。也就是你虽然听到了一个问题,但却无法给出任何具体的答案。 比如“怎么做营销?”、“我的产品怎么卖?”、“老贼,你能帮我公司运营吗?”、“我的产品销量上不去怎么办?”….. 所以,在你问别人问题的时候,如果得到的是“正确的废话”,或者你问了很多人都得不到满意的答案,先别着急吐槽和抱怨,不妨想想你是否给别人丢了一个“栏问题”。 9、真正的情商高手总是不要脸的活着。 这个时代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太容易把别人当成自己人,却又太渴望别人把我当成自己。 往往特别表现自己成熟的人才是真正的天真,真正的情商高手总是不断认可别人,自己却在这个世界上不要脸的活着。 做营销也一样,并不需要过度表现自己,你需要不断观察消费者的需求并满足他,结果会让你很惊讶。 10、一个快速建立消费者认知的方法! 当你要介绍你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对于一个完全不具备背景知识的人来说,大量的描述性语言和不断介绍会让人完全抓不到头脑。 这个时候,一个最常用的做法是:利用对方已有的熟知认知来解释未知事物,用一种更视觉化的方法的表达,这样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11、一个让消费者感觉你很牛的方法! 上一条说了,对用户有时候需要用一些他们能听得懂的语言和他们对话,利用对方已有的熟知认知来解释未知事物。 而在他们对你的产品和服务建立了认知,熟悉之后,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消费者自己感觉你很牛,就是使用专业术语。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