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IPO,偏安一隅是好生意吗?
不过,这只是理想中的情况。目前来看,出租车业务还未实现盈利,而且营收占比较小。今年上半年,顺风车平台服务收入、出租车网约服务、广告及其他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7.8%、4.9%及7.2%,同期,三项业务毛利率分别为86.3%、30.2%、67.7%。 不难发现,顺风车业务仍旧是嘀嗒出行的命脉所在。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顺风车市场的交易总额预计将由2019年的140亿元增加至2025年的113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将为41.8%。虽然顺风车市场规模和增速都保持了较好的预期,但比起整个大出行市场,占比仍然较小。 作为国内出行巨头的滴滴,目前已经在网约车、顺风车、拼车、汽车后市场服务、金融、无人驾驶、共享单车等领域多点开花,并且今年年初柳青宣布滴滴核心业务已经在疫情前实现盈利,另外滴滴今年又制定了命名为“0188”的新三年计划,开启新一轮的冲刺。但嘀嗒在顺风车和出租车之外,目前未有其他相关动作。 这样的结果,便导致嘀嗒出行与滴滴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 根据嘀嗒出行六周年成绩汇报信显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嘀嗒出行的整体注册用户数突破1.8亿,注册车主数突破1900万,认证通过车主超过1000万;累计注册出租车司机数量超过190万,累计认证通过出租车司机数量超80万。 由此可见,无论是注册司机数还是用户规模上,嘀嗒都与滴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出行市场依然面临激烈的竞争,嘀嗒未来还有巨大的隐忧。 群狼环伺 嘀嗒出行联合创始人李金龙曾表示,网约车市场将走向多元化,老二、老三也能活下去。但从目前来看,嘀嗒出行老二的地位并不稳固。 在网约车市场,滴滴仍旧占据着90%以上的市场份额,另外高德、美团代表的聚合平台,以及首汽约车、曹操出行为代表的整车厂,都在努力开拓更大的市场份额,顺风车和出租车更是各家必争之地。 2019年2月,哈啰宣布顺风车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上线运营,去年年底,滴滴顺风车恢复上线,今年6月,滴滴顺风车宣布已经在全国300个城市上线开始进行试运营,高德也在去年6月重启顺风车业务。 出租车市场亦有着相似的情况,今年9月1日,滴滴旗下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同时推出1亿元专项补贴,另外哈罗、高德在出租车市场亦有所布局。 从当初国内网约车市场生根发芽为伊始,直到今天战火仍然没有被平息,各路玩家依旧还在交战,平台之间无休无止的战事,也暴露了出行领域难以构建坚固的壁垒。 打车作为“衣食住行”当中的一环,用户对于价格极其敏感。即使是滴滴拿下90%的市场份额,也同样是建立在一轮又一轮的价格战之上。 过度依赖补贴,暴露了出行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弱连接关系。用户对于平台的忠诚度十分低下。一旦有新的平台发起价格战,用户随时会发生倒戈行为,而如果一旦用户流失,司机也会随之迁移。 所以,嘀嗒目前虽然号称已经拿下了出行市场第二的宝座,但并不安全,一旦某一家平台打算发力,现有的市场格局就会被轻易打破。 而且顺风车和出租车本来就属于有利可图的领域,现在高德、哈罗、滴滴等平台大规模的杀入,嘀嗒的大本营正在受到挑战。 另外,出行市场仍然是一个具有高政策风险的领域,2018年滴滴顺风车事件对于整个出行行业都是一次警醒,安全仍然是所有平台始终难以绕过的一道门槛。 当初滴滴受到全社会的责难,嘀嗒出行亦不能幸免,而且嘀嗒出行也被曝出过司机骚扰女乘客和以及暴力砍伤乘客事件,这些都是平台难以彻底根绝的。 而一旦监管政策发生改变,对于平台而言,将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尤其是像嘀嗒这样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平台。 所以,即使嘀嗒出行顺利抢滩IPO,但“国内共享出行第一股”的光环下,仍然潜藏着无尽的隐忧,威胁既来自于枕戈待旦的对手,也来自于高悬在空中的监管利刃。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