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展看希沃:“智屏互联”如何助力高校数字化?
更为重要的是,常态化留存课堂数据有助于学校打磨自己的“金课”。录制完成的课程既可以校内研讨学习,进一步打磨精品课程,也可以对外输出和交流。沉淀下来的优质课程,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和优质课程匮乏的难题。 在魏振水看来,常态化课程录制还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尤其是高职校存在大量实操课程,学生仅靠课堂上几十分钟的观摩难以掌握,课下回顾精品录播则能有效解决课堂盲点。 改变水课“我讲你听”的单向填鸭是打造“金课”的另一痛点。既然想通过金课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就必须让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中,形成主动学习。 借助希沃品课,高校教师能够设置题目与学生在课堂中互动,第一时间得到教学情况的反馈。 客观题反馈能够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和掌握情况;主观题则能以“词云”的形式统计学生的答题关键词,进而洞察学生的答题思路。魏振水说,那些“小云”往往是学生的创新点,老师可以由此展开个性化教学。 从“数字教室”到“智慧校园”,营造“舒适学习、自动化管理”的新校园也是希沃努力的方向。除了智慧大屏这样的交互智能教学设备,空调、窗帘、灯光等环境调节设备也将集成在智能讲台的中控里。这不仅可以使教室设备的操控更加便捷,还有助于高校半开放式校园的管理。 截至2020年8月,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98.7%,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教室达402.8万间,93.1%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其中74.2%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为信息化教学夯实了基础条件3。相比之下,高校信息化、数字化之路依然漫长。围绕“智屏互联”的理念,希沃将携高校数字教室、小组研讨教室、校园物联等多套解决方案,在11月8日-10日举办的第55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与教育界同仁见面。 在教育信息化助力下,我国高等教育将在公平、均衡的基础上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走出一条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换轨超车”之路。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