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详解_动力节点Java学院整理
Content-Type:WEB服务器告诉浏览器自己响应的对象的类型和字符集。Servlet默认为text/plain,但通常需要显式地指定为text/html。由于经常要设置Content-Type,因此HttpServletResponse提供了一个专用的方法setContentType。可在web.xml文件中配置扩展名和MIME类型的对应关系。 例如:Content-Type: text/html;charset=utf-8 媒体类型的格式为:大类/小类,比如text/html。 IANA(The 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互联网数字分配机构)定义了8个大类的媒体类型,分别是: application— (比如: application/vnd.ms-excel.) audio (比如: audio/mpeg.) image (比如: image.jpg.) message (比如,:message/http.) model(比如:model/vrml.) multipart (比如:multipart/form-data.) text(比如:text/html.) video(比如:video/quicktime.) Content-Range:用于指定整个实体中的一部分的插入位置,他也指示了整个实体的长度。在服务器向客户返回一个部分响应,它必须描述响应覆盖的范围和整个实体长度。一般格式:Content-Range:bytes-unitSPfirst-byte-pos-last-byte-pos/entity-length。 例如,传送头500个字节次字段的形式:Content-Range:bytes0-499/1234如果一个http消息包含此节(例如,对范围请求的响 应或对一系列范围的重叠请求),Content-Range表示传送的范围。 Content-Length:指明实体正文的长度,以字节方式存储的十进制数字来表示。在数据下行的过程中,Content-Length的方式要预先在服务器中缓存所有数据,然后所有数据再一股脑儿地发给客户端。只有当浏览器使用持久HTTP连接时才需要这个数据。如果你想要利用持久连接的优势,可以把输出文档写入ByteArrayOutputStram,完成后查看其大小,然后把该值放入Content-Length头,最后通过byteArrayStream.writeTo(response.getOutputStream()发送内容。 例如: Content-Length: 19847 Content-Encoding:WEB服务器表明自己使用了什么压缩方法(gzip,deflate)压缩响应中的对象。只有在解码之后才可以得到Content-Type头指定的内容类型。利用gzip压缩文档能够显著地减少HTML文档的下载时间。Java的GZIPOutputStream可以很方便地进行gzip压缩,但只有Unix上的Netscape和Windows上的IE 4、IE 5才支持它。因此,Servlet应该通过查看Accept-Encoding头(即request.getHeader("Accept-Encoding"))检查浏览器是否支持gzip,为支持gzip的浏览器返回经gzip压缩的HTML页面,为其他浏览器返回普通页面。 例如:Content-Encoding:gzip Content-Language:WEB服务器告诉浏览器自己响应的对象所用的自然语言。例如: Content-Language:da。没有设置该域则认为实体内容将提供给所有的语言阅读。 Server:指明HTTP服务器用来处理请求的软件信息。例如:Server: Microsoft-IIS/7.5、Server:Apache-Coyote/1.1。此域能包含多个产品标识和注释,产品标识一般按照重要性排序。 X-AspNet-Version:如果网站是用ASP.NET开发的,这个header用来表示ASP.NET的版本。 例如: X-AspNet-Version: 4.0.30319 X-Powered-By:表示网站是用什么技术开发的。 例如: X-Powered-By: ASP.NET Connection: 例如:Connection: keep-alive 当一个网页打开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不会关闭,如果客户端再次访问这个服务器上的网页,会继续使用这一条已经建立的连接。 Connection: close 代表一个Request完成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用于传输HTTP数据的TCP连接会关闭,当客户端再次发送Request,需要重新建立TCP连接。 Location:用于重定向一个新的位置,包含新的URL地址。表示客户应当到哪里去提取文档。Location通常不是直接设置的,而是通过HttpServletResponse的sendRedirect方法,该方法同时设置状态代码为302。Location响应报头域常用在更换域名的时候。 Refresh:表示浏览器应该在多少时间之后刷新文档,以秒计。除了刷新当前文档之外,你还可以通过setHeader("Refresh", "5; URL=http://host/path")让浏览器读取指定的页面。注意这种功能通常是通过设置HTML页面HEAD区的<META HTTP-EQUIV="Refresh" CONTENT="5;URL=http://host/path">实现,这是因为,自动刷新或重定向对于那些不能使用CGI或Servlet的HTML编写者十分重要。但是,对于Servlet来说,直接设置Refresh头更加方便。注意Refresh的意义是“N秒之后刷新本页面或访问指定页面”,而不是“每隔N秒刷新本页面或访问指定页面”。因此,连续刷新要求每次都发送一个Refresh头,而发送204状态代码则可以阻止浏览器继续刷新,不管是使用Refresh头还是<META HTTP-EQUIV="Refresh" ...>。注意Refresh头不属于HTTP 1.1正式规范的一部分,而是一个扩展,但Netscape和IE都支持它。 WWW-Authenticate:该响应报头域必须被包含在401(未授权的)响应消息中,客户端收到401响应消息时候,并发送Authorization报头域请求服务器对其进行验证时,服务端响应报头就包含该报头域。 七、解决HTTP无状态的问题 通过Cookies保存状态信息 通过Cookies,服务器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请求2和请求1来自同一个客户端。 通过Session保存状态信息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