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现实中的排序问题,算法有七把利剑可以助你马道成功。
首先排序分为四种: 交换排序: 包括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选择排序: 包括直接选择排序,堆排序。 插入排序: 包括直接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合并排序: 合并排序。
那么今天我们讲的就是交换排序,我们都知道,C#类库提供的排序是快排,为了让今天玩的有意思点, 我们设计算法来跟类库提供的快排较量较量。争取KO对手。
冒泡排序:
首先我们自己来设计一下“冒泡排序”,这种排序很现实的例子就是: 我抓一把沙仍进水里,那么沙子会立马沉入水底, 沙子上的灰尘会因为惯性暂时沉入水底,但是又会立马像气泡一样浮出水面,最后也就真相大白咯。
关于冒泡的思想,我不会说那么官方的理论,也不会贴那些文字上来,我的思想就是看图说话。
那么我们就上图.
要达到冒泡的效果,我们就要把一组数字竖起来看,大家想想,如何冒泡?如何来体会重的沉底,轻的上浮?
第一步: 我们拿40跟20比,发现40是老大,不用交换。 第二步: 然后向前推一步,就是拿20跟30比,发现30是老大,就要交换了。 第三步:拿交换后的20跟10比,发现自己是老大,不用交换。 第四步:拿10跟50交换,发现50是老大,进行交换。
最后,我们经过一次遍历,把数组中最小的数字送上去了,看看,我们向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现在大家思想都知道了,下面我们就强烈要求跟快排较量一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Linq; using System.Text; using System.Diagnostics; using System.Threading;
namespace BubbleSort { public class Program {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五次比较 for (int i = 1; i <= 5; i++) { List<int> list = new List<int>(); //插入2k个随机数到数组中 for (int j = 0; j < 2000; j++) { Thread.Sleep(1); list.Add(new Random((int)DateTime.Now.Ticks).Next(0, 100000)); } Console.WriteLine("n第" + i + "次比较:"); Stopwatch watch = new Stopwatch(); watch.Start(); var result = list.OrderBy(single => single).ToList(); watch.Stop(); Console.WriteLine("n快速排序耗费时间:" + watch.ElapsedMilliseconds); Console.WriteLine("输出前是十个数:" + string.Join(",", result.Take(10).ToList())); watch.Start(); result = BubbleSort(list); watch.Stop(); Console.WriteLine("n冒泡排序耗费时间:" + watch.ElapsedMilliseconds); Console.WriteLine("输出前是十个数:" + string.Join(",", result.Take(10).ToList())); } }
//冒泡排序算法 static List<int> BubbleSort(List<int> list) { int temp; //第一层循环: 表明要比较的次数,比如list.count个数,肯定要比较count-1次 for (int i = 0; i < list.Count - 1; i++) { //list.count-1:取数据最后一个数下标, //j>i: 从后往前的的下标一定大于从前往后的下标,否则就超越了。 for (int j = list.Count - 1; j > i; j--) { //如果前面一个数大于后面一个数则交换 if (list[j - 1] > list[j]) { temp = list[j - 1]; list[j - 1] = list[j]; list[j] = temp; } } } return list; } } }
呜呜,看着这两种排序体检报告,心都凉了,冒泡被快排KO了,真惨,难怪人家说冒泡效率低,原来真tmd低。
快速排序:
既然能把冒泡KO掉,马上就激起我们的兴趣,tnd快排咋这么快,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
首先上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left指针,right指针,base参照数。
其实思想是蛮简单的,就是通过第一遍的遍历(让left和right指针重合)来找到数组的切割点。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