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Talk终于盈利了:未来依然层层大考
同样,疫情带来巨大的免费流量池,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在线教育获客成本过高的问题。加之菲教口音的问题也逐渐被家长接受,性价比和服务成为家长选择的首要标准,51Talk愈发受到消费者青睐。张礼明曾表示,在疫情期间51Talk新增的三四五线城市用户很多,其次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增长也很多。 吸引新客户的同时,如何保证客户不流失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普惠教育的推行和用户体验的提升就是其中最主要的策略。 多年来51Talk始终坚持普惠教育战略,降低课程单价。面对低线市场外教资源匮乏的情况,51Talk的优势便显现出来,高性价比和双师模式对用户留存和用户活跃度和粘性都有很大帮助。 51Talk市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他们而言普惠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使命和责任,51Talk愿意在这条路上贡献更多的力量。 在产品方面,51Talk也做出了不小的改动。针对三四线市场多使用手机端的情况,特意优化了手机端产品的呈现方式,用来迎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增强用户体验。也对于低线市场的用户不适应沉浸式外教教学方式,强化了中教的辅导课程。 开发低线市场的同时,借助不断升级优化的用户服务和不断落实的普惠教育,51Talk在吸引着新用户的同时也增加了用户粘性,防止了用户的流失。 尽管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但是疫情结束后,这股浪潮结束之后,这样的成绩能否保持下去? 未来,依然不轻松 在四季度一路向好的趋势之下,51talk又在新年伊始被疫情带上了顺风车。在疫情影响之下,在线教育行业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而51talk也是其中受益者。 虽然借助着疫情爆发的突发影响,在线教育行业取得了爆炸性的增长,但是疫情总归是特殊情况,等到硝烟散去,被打了鸡血的行业还能这样发展吗?51talk的未来又如何呢? 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在线教育或主动或被动地进入了学生的生活中。理所应当成为在疫情防控期间师生学习的网络平台,却变成了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的“噩梦”。 首先沦陷的是教师阵营,强烈的不适应症使得老师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其次失陷的学霸阵营,他们发现在网上听老师讲课还不如自学效果高;接下来是学渣阵营,早上打完卡继续蒙头大睡快乐度日;最后是家长阵营,监督孩子好好上课比自己上课还累。 好像本应该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却成了最大的问题,而这也映射出了在线教育行业的一些弊端。 师生传统的学习观念,使得大家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接受在线教育这种学习模式,也会对这种教育模式产生抵触心理,这也是51Talk继续发展的第一只拦路虎。观念的转变是漫长的,而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等疫情风波平息,学校开课,还有多少人会继续选择在线教育呢? 另一方面,51Talk的优势“K12一对一模式”也会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第二只拦路虎。从51Talk给出的2019年四季度业绩概览可知,一对一产品占到整体业绩的86.2%,并且此项占比也长年高达85%之上。 专注于K12一对一模式的51talk,不断深化这一领域,不断深挖其市场。一对一模式本就是一种很难普遍化的产品形态,而51Talk专注于这一点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值得称赞。 但作为一个垂直窄众的市场,K12一对一模式的生命周期相对较短,其非刚性需求属性也极其容易受到课外辅导的挤压,市场空间的有限也决定了公司的发展前景和盈利规模极其有限。想要突破这种限制,就需要对K12一对一模式进行优化。 但是一对一模式自身的限制使得这种盈利模式很难进行优化,市场也会慢慢紧缩。这也意味着公司很容易触碰到盈利壁垒,公司也很难再获得高速发展,甚至很有可能回到之前的状况继续亏损。 而第三只拦路虎则是所有在线教育平台都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师资力量和内容优化。 使学生更加高效地获取知识,是所有教育行业改进的方向。但一口吃不成胖子,教育也不能过分追求速度,长时间的积累学习才能有长期的收获。 同样,教育行业的口碑和用户也是经过长期的积累所获得的。教育行业盈利需要的不是短期内流量和用户的增长,最重要的还是需要长期的积累,使得自身的课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得到很好地提升,才能在长期的积累中获得足够好的口碑和用户积累。 疫情促使低线城市尚未“触网”的潜在用户被发掘,越来越多的用户或主动或被动参与到在线教育大军之中。 但是如何防止新增用户的流失?这靠的不是用户被动的参与,而是主动的选择。从根本上看,通过优秀师资的培养和内容服务的优化,才能在进一步提高下沉市场渗透率的同时,吸引用户的主动选择,实现用户的留存。 疫情的影响终将会过去,而在浪潮退去之后,如何保留现有的发展速度和用户数量,正是51Talk接下来需要思考的难题。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