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围猎直播:兴于流量,终于内容
阿里可能会展开一场“头部主播”争夺赛。诚如淘宝内容电商事业部总经理玄德的对外表态:“今年要打造10万个月入过万的主播,100个年销售过亿的MCN机构。”要完成这样的战略目标,除了调整淘宝直播的流量分配机制,还需要引入“外部鲶鱼”来激活内部竞争。 腾讯需要思考如何通过直播将私域流量转化为商家的私域用户,为商家们打造一个基于直播的数字门店,然后用私域流量反哺直播卖货,帮助商家在“低价促销”之外找到良性的商业模式。 留给百度的机会在于,当信息和知识类的直播成为一种刚需,百度并不缺少“造血干细胞”。就像百度文库与直播融合,将成为千万K12教育主播的阵地;百度百科演化出更多类如《行走的文明》的直播内容;百度知道、百家号、百度经验等移动生态产品,逐步开放直播作为内容创作方式......挑战也同样存在,比如百度需要持续输出差异化的优质直播内容,打通直播技术赋能下知识传播新场景。 归根结底,直播生命力长久与否的关键在于,到底是巨头们流量变现的渠道,还是巨头能力输出的核心一环,造血能力也就成了最基本的衡量标准:深度依赖外部输血的直播永远逃不出用户注意力转移后被抛弃的宿命,造血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直播的生命周期和行业格局。 04 写在最后 直播模式的诞生,让互联网的交互逻辑由单向走向了双向。 这大概也是互联网巨头们追逐的原因所在,不管是搜索、社交还是电商、资讯,直播正在加速改变互联网的“供需关系”,巨头们也在试图找到能力延伸的机会。就像直播带货让电商行业讨论多年的“货找人”成了事实,也提供了信息和知识更高效传播的可能,没有任何一家巨头会选择置之不理。 只是按照互联网行业的一般规律,流量可以制造风口,可要让风口持续生产新的流量,还要回到内容上。毕竟互联网的内核是用户高频贡献的内容,内容也是互联网商业系统性升级的源泉。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