谬谈聚合刷脸支付“三国”,微信支付宝或被“草船借箭”
电子秤的于总也自嘲:“就我们一个电子称的扫码,就促成了一个产业链。首先不同场景的粉丝价格就会不一样,其次只要给这些流量打上了标签,例如地区、性别、年龄、消费习惯等,标签越多就越值钱。在‘灰色’产业市场上,只要有钱赚,信息就总会被人卖,我也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资本下裸奔。” 从事新零售场景营销的某品牌产品经理并不认可“裸奔”说法,他表示:“场景营销的时代早就到了,‘女神节’、‘双11’等同样是根据‘场景’进行营销的一种,但这并不代表资本监视着每个女性。 投放场景是多样的,有地区也有兴趣群体,但都只是为了更好确定产品和用户定位促进转化和曝光。就像CBD电梯里总是放着更高端的广告一样,大数据也并不知道确切某位白领的信息,安全焦虑属于无稽之谈。” 尽管如此,安全焦虑依旧是困扰刷脸支付下沉的重要阻碍。在已经铺设终端的商户中,大部分消费者仍选择扫码支付。在新铺设刷脸支付的超市收银台,刚刚完成一单扫码支付的沈小姐就告诉“智能相对论”:“怕刷脸把脸部信息记住了,以后信息泄漏被盗用信息,所以依旧会选择扫码支付,反正已经够便捷了。” 总结 能否解决安全焦虑,以单点突破带动多点爆发——甩开下游服务商乱象带来的信誉问题,赢取民众信任,借此开展多维智慧终端和物联网的联动,或许才是蓝鲸们在此鼎立阶段制胜关键。 同时,也将是迈向5G时代下一个次元竞争开始的“赤壁之战”,毕竟风云变换无常,蓝鲸们又何止“三国”呢? 至于战役结果,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此内容为【智能相对论】原创,仅代表个人观点,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