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起速,工业互联网如何利好国家经济与企业发展?
此外,我国高端人才以及创新要素相对缺乏。虽然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占比较低。研发经费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三大方向,其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偏原理的研究,很难像实验发展般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科技创新不能是无源之水,原理研究投入不足,很容易导致后续创新乏力。 那么如何 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3点突破。 1、 加快打造产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我国政府应加快研究制定推动互联网企业与制造企业跨界合作的利好政策,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开源社区、融合型产业联盟、制造业创新中心,鼓励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攻坚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控制等关键技术,并加快推进数据接口、数据平台、网络互联、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同时,我国政府还应为需求方与供给方搭建便捷、高效的连接通道,坚持“应用导向”“提高系统集成能力与综合服务能力”原则,优先培育一批拥有自主品牌的工业互联网系统方案供应商与应用服务商,从而吸引更多的制造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增添新活力。 2、发挥制度优势形成工业互联网发展合力 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基础较弱,想要弥补这种不足,就需要利用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 具体而言,我国政府应该做好顶层设计工作,进一步扩大重大、共性技术领域的资金投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满足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需求的政策体系,支持工业互联网产业相关产品、业务及模式的发展,为相关企业营造优良的发展环境;借助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模式,着力完善兜底线、促公平的监管体系,有效增强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 3、有序推进工业互联网在各领域先导应用 我国工业门类复杂多元,再加上部分地区、部分行业需要补上工业3.0的课,因此,在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时,我国政府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甚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在确定试点示范项目前充分做好评估论证工作,确保其具有足够的代表性,以便摸索出真正适合各地区、各行业及各企业实际需要的发展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交通、能源、农业等很多行业与工业联系非常紧密,这些行业也像工业一样需要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IIC等国际工业互联网联盟将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经验推广到了智慧城市、智慧电网、智慧医疗、智慧能源等领域,并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我国政府及产业联盟等不妨向其学习借鉴,从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摸索产业互联网发展模式、路径等,从而为交通、能源、农业等行业的发展提供巨大推力。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