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物流物联网:中国向左,美国向右
“新基建”政策风口之下,由产业互联网带动的数字化转型在各行各业加速渗透,以物联网技术为主要支撑之一的智慧物流在新冠疫情弥久不散的特殊背景下更是被提到了行业的历史高度。 物流物联网的普及落地最终将大幅提升行业效率这一结果没有疑问,但当我们分析对比了中美两国主要的物流物联网玩家之后,发现在同一目标下,中国实践与美国经验之间存在一些差距,其中既有业务模式理解上的不同,也有技术方案路径上的差异。 一、拆解物流全链条,每个环节都有“大生意” 如果仅仅只将物流物联网/智慧物流视为物流行业提升效率的升级方向,那就有些片面了,站在商业的角度,智慧物流是一个极具想象的市场。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增长至4,872亿元,增幅达19.55%。预计到2020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超过5,000亿元,至2025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2011—2019年中国智慧物流交易规模及增速情况(单位:亿元,%) 就智慧物流本身,巨大的蓝海市场也引来了大量资本入局。细数一下近期资本市场的热点话题,前有滴滴杀入城市货运市场,后有达达登陆美股上市。 以上种种加上历年来各种政策的刺激,为智慧物流的“乘风破浪”创造了一个极为舒适的行业氛围。 另外一个层面,智慧物流市场的整体规模很大,对照着美国物流企业的业务模式,将物流链条拆解,每个业务环节又能形成独立闭环,同样也是一笔“大生意”。 具体来说,除了前端仓储和末端配送之外,在运输环节上,针对物流核心痛点:安全、时效、成本又能拆解成车队管理、数字结算、安全管理(保险)和智能装备4个小赛道。 车队管理服务代表企业Fleetmatics拥有全球最大的GPS车队管理系统,通过80,000多个客户管理着超过180万辆汽车。根据企名片所公开的信息,早在2016年,Fleetmatics便被美国电信巨头Verizon以2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 数字结算领域,围绕着能源交易,解决车队管理降本增效的痛点,美国诞生了CAGR超过20%、截至2020年7月31日市值达214.48亿美元的FleetCor(数据来自百股经)。 FleetCor主要财务数据 安全管理方面,美国既有Verisk这样的综合性大数据服务公司,通过提供数据分析支持和决策支持,以保护客户资产和降低损失;又有Lytx这样的专业技术公司,通过视频远程信息处理产品,帮助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性和企业生产效率。其中截至7月31日Verisk的市值为301.83亿美元(数据来自百股经)。 Verisk主要财务数据 最后在智能装备方面,Ryder和Penske是两家主要的竞争对手。 Ryder是全美最大的卡车服务商,同时还提供定制化运力服务及供应链管理解决方案,运营的运输车辆超过24万。 Ryder主要财务数据 Penske是一家多元化的运输服务公司,卡车租赁是其主要业务之一,现已发展成集卡车长租、卡车短租、维修保养、二手车销售、物流服务等多个业务板块一体的车辆运营商和物流服务商。截止2020年3月,运营和维护的车队超过327,000辆。 很明显,美国物流行业跟随着工业社会的进程,一直在持续进化,这里的进化不光包括智能化新技术的应用与普及,也包括行业分工的精细。 从上文提到的几个物流物联网公司的营收规模、业务范围以及市值/估值等多维度综合来看,在物流行业的每个细分赛道中,美国都培育出具有竞争壁垒、盈利能力超强的巨头。 这也意味着,物流物联网概念下的每个细分赛道都能挖出“矿”来。 二、数据驱动内核下的“张良计”与“过墙梯” 将目光放回国内,中国物流物联网的玩家们同样也完成了在细分赛道的占位。通过下表可以看出,中国市场内,以G7为代表的物流物联网服务提供者也开始在这些细分赛道中布局,但值得注意的是,G7做到了全覆盖,将物流运输流程的每个环节都串联了起来,形成了物流物联网的全链条发展,这也是与美国物流物联网公司最大的不同。 这样的结果导致在基于数据驱动下的资产组合的内核下,G7与美国同行的行业解决方案也表现出“张良计”与“过墙梯”这样不同路径下的殊途同归。 我们先来看看车队管理领域。 双方的目标一致,都是通过GPS和安装在车上其他传感器设备来获取卡车运行数据,然后在AI算法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帮助下,为车队或需要管理在途车辆的客户提供实时跟踪、任务安排、路线规划、实时沟通响应等功能,以求获得更低的运营成本、更高的时效与安全管理水平。 车队管理是G7在物流物联网的基盘,G7的其他业务也是在这个基础上生长出来的,因而在这个小赛道中,中国也只有G7可以做到与Fleetmatics相当的规模。根据公开数据显示,G7物联网平台自2010年起连接的重载货运卡车数量超过160万。国内知名的快递企业如顺丰、京东物流、三通一达、百世、德邦等都是G7的客户。 G7与Fleetmatics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Fleetmatics仅面向车队客户提供服务,G7的服务对象更广,除了车队客户外,还向货主和物流公司提供服务,并成为了上下游之间的技术标准;在产品方面,Fleetmatics的产品主要基于GPS数据提供服务,G7则将产品衍生到能耗管理、安全管理等更加复杂的SaaS产品领域。 在数字结算方面,FleetCor用一种类似于信用卡的加油支付产品将大型石油公司和物流车队串联起来。 对石油公司而言,FleetCor手握一批基数庞大的客户;对物流车队而言,FleetCor提供的支付程序可以利用数据跟踪一些重要商业效率的节点,打击欺诈和防止员工滥用,使费用管理做到全流程监控,降低整体运营成本。 基于交易量的“服务费”是FleetCor商业模式的最大特点,这也使得FleetCor的收入和利润基本不受不断波动的能源市场的影响。 G7虽然也是从能源某个节点切入,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客户提供高效、可靠、安全的数字化支付解决方案,但G7在能源结算的基础上进行了场景和业务扩展。 一面通过G7司机之家向司机提供后市场、餐饮、住宿等场景的消费服务,另一方面通过卡车司机一站式消费平台(卡车宝贝)向司机提供数字化结算的支付服务。 与此同时,在运费、路桥费的数字化结算上也存在具有中国特色的巨大机会。 在安全管理上,Verisk和Lytx严格来说走的是两个方向。 Verisk的侧重点是通过不同的金融手段和保险方案来保护物流车队的资产;Lytx更偏向于采用技术手段参与到车队的安全运营中。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