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地机器人和猫狗一起养,家里又多了一个智慧宠物-小米G1扫地机器人
很多家具如沙发茶几柜子下方的空间,用扫帚或传统吸尘器清扫,灰头土脸的,既麻烦也不彻底,渐渐地就变成了卫生死角。 之前买的有米家指纹锁、空气净化器、智能吸顶灯、智能网关等产品,对米家生态链建立了信任。希望用扫地机器人来代替人工,打造智能家居环境,提升幸福感。 综合以上情况,就想买一款大吸力、薄机身、性能可靠、使用简单、性价比高的扫拖一体机器人,一键解决每日家庭清洁的烦恼。经过一番比较,选择了这款小米G1扫地机器人,希望能节省出更多的时间用来写文章,陪家人和大狗出去散步。 产品赏析 右上角顺时针:小米G1扫地机器人、拖布、拖布托板、使用说明书和快速指南、清洁刷、适配器、充电座。 小米G1采用经典的米家白配色,边角的过度圆润自然,能够很好地与家中的米家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等风格保持一致。 严整细密的装配缝隙、呈现舒适手感的材质,体现了良好的工艺水平和很高的模具精度。极简风格的操作面板,只有两颗实体按键,搭配隐形的彩色指示灯,充满科技感。 整体白色的底部,用明亮的红色主刷作为设计上的点睛之笔,又暗示了强力清洁的性能。 在悬浮式吸口背后,是日本NIDEC电机,提供高达2200pa的澎湃吸力。红色的胶质刮板+黑色的超密纤维刷毛构成了毛胶一体的主刷,连扫带刮,能够对付地板、地砖等各种地面,集尘能力更强,吸拖更彻底。 注意看两根纵向的金属条,可以防止地毯等面料被卷入吸口。 前方的双边刷提供更好的聚拢效果,能够把灰尘、毛发等垃圾聚拢到吸口,以便快速吸入尘盒。与单边刷相比,不会打飞杂物,同时对墙边角落也有更好的清洁效果。 小米G1采用尘盒与水箱一体的设计,称为二合一水箱(机器人女声提示时是这样称呼的)。清扫之后,掀开上盖,一次就取出了尘盒与水箱,这样倒垃圾后,顺手就可以加水了。 动态图中,轻按卡扣将二合一水箱分解后,左侧是水箱,右侧是尘盒。水箱同时又巧妙地作为尘盒的上盖。 动态图直观地展示了两者的容积,尘盒400ml,水箱200ml,这是一个很合理的比例。即,尘盒装满的同时,水箱里面的水基本上用完。从控制逻辑上看,当尘盒装满后,大多数机器人都会暂停并提示用户清理;再考虑到产品内部空间,若水箱很大,尘盒势必较小,这会造成尘盒很快装满,水箱还有很多水,但机器已暂停的窘境。 尘盒的尾部是精细的多重过滤机构:尼龙网过滤较大颗粒、过滤棉阻挡尘埃并延长HEPA滤网寿命、HEPA有效过滤3微米级的脏污,避免机器吹出的气流对室内空气造成二次污染。而尘盒前方与吸口对接处还有一个活动挡板,这样当取出尘盒清理时,能避免盒内垃圾泼洒出来,细节上非常贴心。 使用体验:轻松保养 小米G1的各个功能附件都能免工具拆装,方便清洁、保养和更换。 一推一翻一按,借助魔术扣,干净的拖布便与托板结合牢固。 轻松平推,听到咔哒一声,即可装好拖布托板。视频是为了直观演示,实际使用时,不必将主机翻身,即可装好托板。 双指轻按解脱卡扣,即可取下拖布进行保养清洗。没有看说明书,也能很快学会。 需要清洁时,主刷的取出也是轻而易举。 主刷是分前后方向的,清洁完毕,会不会装反呢?试一下就知道了,这里有防呆设计,方向反了就装不上。 使用体验:一键清扫 在适合的位置放好充电座,长按开机按钮,有语音提示开机,将主机放在充电座上充电,即完成了扫地前的准备工作。 小米G1出发清扫时,先优雅地转过身,让红外线传感器和碰撞缓冲器朝向前方,主刷边刷也开始转动,边扫边前进。 小米G1采用高精度陀螺仪进行惯性智能导航,循智能弓形路径进行清扫,保证了高效清扫和全屋覆盖,就连边边角角也都能扫干净。 使用体验:消除死角 前面说过,我家清洁大作战的两大难点:一是狗毛,二是家具下面的卫生死角。小米G1由于省去了激光雷达、顶部平坦没有突起,纤薄机身低至82mm,可以轻松驶入沙发、茶几、衣柜、电视柜或大床的底部,这可真的成了家务救星。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