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融资”,扶摇直上?
在销售模式上,小鹏汽车并没有拘泥于直营的方式。在线上,入驻汽车之家、天猫商城,在线下,采取直营与授权并存的方式。这种销售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小鹏汽车在渠道方面的建设,迅速覆盖消费者,但也降低了服务质量。 在2019年小鹏汽车G3 2020款发布时,众多维权的老车主就对小鹏汽车的服务质量提出了质疑,“汽车本身没问题,但是在新款上市前不及时告知,甚至销售人员以新能源补贴为由催促下单,这才引起我们的不满。”小鹏汽车的加盟商,销售人员销售不同价格的商品有8%~10%的提成,有一定的销售压力,价值导向下,自然在服务质量上会出现隐瞒等问题。 小鹏汽车在研发、生产、销售上有自己的一套打法,不过还要更加注重细节。 2.武林规则变,而且高手多 除了自身的问题,小鹏汽车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不容乐观。首先是国内新能源市场份额下滑与政策影响。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销量数据显示,我国2015年到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33.1万、50.7万、77.7万、125.6万和120.6万辆,2015年到2018年一直处在增长阶段,2019年受补贴政策收紧影响,销量下降。到了2020年1~8月,新能源补贴再次退坡,在国内乘用车总销量下滑15.4%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减少26.4%。 补贴政策改变,新能源汽车销量就下降,不难看出消费者本身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度并不高,更多是政策驱使。而今年9月16日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项目专家组组长对即将出炉的《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所做提要,揭示了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下一个大方向。 “从中国目前的道路环境、能源消耗结构、成本考量以及相关产业链发展的角度来看,内燃机仍存在着成本优势,石油能源不应该被过早摒弃,到 2035 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应该大致各占50%。” 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兴起多是源自2009年财政部等四部委组织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这一政策的实施引起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兴起,这里面有真正的实干家,也有投机取巧者,奔着补贴而去。 这次国家作出的政策调整,是对长期政策导向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一次纠正。原来经常有2035年左右“禁止燃油车”的言论,而随着9月16日专家对《2.0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做的提要发出,节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存将成为趋势,新能源汽车市场必将会受到挤压,以纯电动为主的小鹏汽车面对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 对于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小鹏汽车面对的“敌人”同样很强。国家引入特斯拉在上海建厂,希望这条“鲶鱼”能把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活力带起来,不过对于小鹏来说,这个鲶鱼有点大。 据公开数据显示,特斯拉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地区累计交付量为21829辆,小鹏汽车上半年仅交付5499辆,相差甚远。同时,小鹏汽车的交付量相较于其他两家造车新势力同样也不甚乐观,量产晚于小鹏的理想汽车上半年共交付9500辆,早于小鹏的蔚来交付量为14169辆。 三家造车新势力距特斯拉的整车交付量都有些大,而特斯拉进入中国后,会进一步融合中国供应链,降低成本,在中国市场时间越长,越适应中国市场。张小鹏曾在微博上发三人合照,与三英战吕布的图片,暗示“吕布”特斯拉对“三英”造车新势力的挑战。 小鹏汽车对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还要面对政策大方向的改变,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需求的下降,在本就压缩的市场与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等新能源车企竞争,有许多点需要注意。 深练内功 小鹏汽车上市刚过去一个月,从股价变动幅度来看,二级市场对小鹏汽车的价值判定有些反复,整体上呈现下降的趋势。作为新上市的企业,资本市场对于小鹏汽车的估值逻辑不像是对成熟的企业,资本市场不在乎小鹏汽车处在亏损状态,更在乎小鹏汽车的增长性。 例如拼多多的百亿补贴获取用户,B站举办各种活动破圈,都是为了向资本市场展示其增长性。除了这些战略性举措,向资本市场讲故事则是投入最少收获最多的捷径(参考贾跃亭老师的生态化反与B站放卫星)。小鹏汽车在北京车展上选择讲了一个飞行汽车的故事,现在来看,这个故事并不怎么好。 小鹏汽车的飞行汽车外形上更像一个飞行器,大型的无人机,不太像汽车。有媒体扒出小鹏汽车的飞行汽车技术是收购东莞市汇天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而汇天科技有限公司造出的飞行摩托,去年就已经发布了,还登上了中国达人秀表演。 飞行汽车商业化落地仍需要很长时间,在飞行汽车技术上进行探索是好事,但是在技术尚不成熟,商业用途不知何时到来之际,单纯给资本市场讲了一个飞行汽车的故事,投资者们未必会买账。 真正能让资本市场认可的,还是那些推出战略性措施真正增加企业自身实力的公司。拼多多百亿补贴让拼多多的月活人数突飞猛进,B站破圈后的新用户留存率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两家公司用数据证明了他们的增长性,小鹏汽车要做的,还是想想怎么运用战略切实转换为自己的实力比较好。 在管理学中,人们信奉“成长S曲线”的规律,即“极限点=失速点”。对于企业来说,要更加了解自己产品的“极速点”何时到来,同时解决随之而来的“失速点”。 小鹏汽车一年出一款车型的方式,极大缓解了上一款产品销量疲软带来的失速点,不过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新款成型对老款的冲击,因为硬件迭代,去年小鹏汽车就被老用户们抗议了。上文提到过,有一方面是小鹏汽车销售模式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小鹏汽车自己没有注意好产品线的规划。今年小鹏P7承接小鹏G3的销量疲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两款车型定位不同,就避免了去年G3升级款伤害老车主知情权的事情。 小鹏在车型更迭上解决了极速与失速之间的问题,不过在硬件技术等核心竞争力上,仍缺乏好的解决方式,在自研软件技术的同时,硬件技术也要跟上,毕竟硬件技术的失速点可能并不来源于上一代技术的极速点,也可能来自外部环境。 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降低,补贴政策下滑已经是大趋势,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并存的局面也会使新能源汽车赛道也会更加拥挤。除了特斯拉与造车新势力,还有传统车企与还未量产的造车新势力,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小鹏汽车更要苦练内功,以扎实的基本功面对时刻变化的环境。 财经自媒体“蓝莓财经”,订阅号:蓝莓财经,个人微信号:18500928579,转载保留版权,违者必究。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