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驱动下的医美互联网,步子是不是迈的太大了?
例如“黑医美”的同步泛滥。在黑猫平台,医美类投诉一年超过7400件,涉及商家超过200家。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平均每年因整形美容导致毁容的案例近2万起,其中90%~95%是“黑医美”所致。 2019 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在1.3万家左右,而非法经营的医美店铺数量超过 8 万家,合法医美机构仅占行业的14%。即使在合法的医美机构中,依然存在15%的超范围经营现象。 而今年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中国医美市场“五黑(黑医美、黑机构、黑医生、黑场所、黑针剂)”现象突出,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在整个行业中仅占12%。 在有着诸多不规范机构的医美市场中,想去找正规靠谱的医美机构很难,在网络平台上查询也会有许多营销和推广,真假更加难辨,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严重影响,多数消费者投诉报案无门,维权异常艰难。 此外,由于医美是暴利行业,药品与手术价格往往不菲。不少用户没有能力一次性付清整形费用,于是一些医美机构推出美容分期产品。这虽然能有效解决问题,但也有部分贷款中介与美容机构勾结,从贷款平台套取资金,甚至演变成“传销模式”,最终受到侵害的依然是消费者。 医美行业之所以乱象频仍,主要是规范程度跟不上发展速度。 因此行业亟待强化监管和净化自律。医美行业本应对机构、人员、服务行为有严格的规定和要求,但巨大的利润和存在漏洞的监管,让浑水摸鱼者数量剧增。 想要解决此类问题,除了尽快完善相关规范,互联网平台也要积极担负责任。 互联网平台在消费者和医美机构之间,是保护消费者免受黑医美侵害的重要防线,为此一些平台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今年5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联合新氧,发起“中国医美行业自律行动”,全面覆盖医美信息审核、技术监督等。此前不少缺乏资质的黑机构想要混进新氧平台,每年新氧要屏蔽超过300万次来自黑机构的攻击。 8月底,美团联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启动“医美互联网运营师”职业能力要求即人才标准的制定。旨在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包括市场营销、互联网工具、数据运营分析等能力。 医美虽好,结合互联网也是进步的表现,但和其他过度火热的领域一样,步子迈得太大难逃乱象的侵袭,长此以往也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所以医美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该适当的慢下来,让监管跟上发展速度,互联网平台也要负起相应的责任,才可能让医美行业不因噱头与乱象充斥而偏离初衷,也让医美在未来走得更为长远。文/东方亦落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