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视频“无解”
长视频又起波澜。 日前,芒果超媒宣布,阿里创投将以约62亿元入股芒果超媒,占总股本的比例达到5.26%;入股后,其将成为仅此于芒果传媒的第二大股东。 再早几日,爱奇艺正式宣布涨价,单月黄金VIP会员费用由19.8元调至25元,这虽然是爱奇艺首度“官宣”涨价,但之前的“庆余年超前点播”“星钻会员打包销售”,爱奇艺早就打起了价格的主意。 两件不相干之事,或许有共同深意。 芒果超媒被阿里相中,后者的电商供应链,对于芒果延伸商业模式会是重要助力;而爱奇艺会员涨价早已是“老生常谈”,付费收入难掩巨额亏损,爱奇艺们同样因为商业变现而焦虑。 一张一弛,芒果与爱奇艺追逐的是同一原点:视频网站商业变现。在经历十七年的风云际会、前后洗牌超过数千家网站、商业模式高度成熟后,“止损”依然是困扰大部分视频网站的首要难题。 这背后,也是长视频模式的“无解”命题。 各有阳谋 牵手芒果,阿里的投资基调从未改变。 从2013年入股微博、2014年收购高德和UC,再到2019年入股趣头条和B站,阿里“以为我主,为我所用”的强势投资逻辑从未改变,即向被投方要流量,夯实自家城墙。 移联网流量红利的告急,正清晰可见地发生在阿里身上。从2015年开始,阿里的获客成本就从150.4元/人一路涨到530.4元/人,而起于下沉市场的拼多多更是给阿里“当头棒喝”,从线上到线下,阿里加速攫取流量。 导流、导流、还是导流。 与此同时,入股芒果超媒,阿里一直被诟病的“缺少内容基因”也将得到优化,而从今年9月到10月底,淘宝头部商家都接到了“100条短视频更新”的硬指标。 早在2016年,阿里就提出了“超级消费者媒体”的定义,其也尝试在内容与电商端寻求结合点,例如淘宝直播;而强于综艺制作的芒果,自然对阿里的电商内容有所裨益。 更何况,芒果超媒也是优质标的之一。 三季报显示,芒果超媒营收36.97亿元,同比增长35.53%;净利润5.09亿元,同比增长197.41%;在一众巨亏的视频网站里,可谓独树一帜。 虽有官方背景,但芒果的内容硬实力不俗,以“电视湘军”为班底,芒果TV的综艺及影视制作团队超过30个,芒果系内容制作人员超过5000名。 同时,芒果超媒的带货野心已经显现,旗下内容电商独立App“小芒”不日将上线,芒果超媒董事长张立华还表示,其电商平台正面向广电内部组建一支500人“精锐战队”。 因此,阿里入股芒果,前者继续广开流量富矿,后者深入谋划内容电商的布局,两好搁一好,芒果超媒意在探索视频网站不同的盈利路径。 爱奇艺涨价也旨在于此。 会员涨价动议并非空穴来风,爱奇艺从去年年底就开始谋划,《庆余年》50元超前点播、售价60元/月的星钻会员,都是一步步试探用户的“心理底线”。 实际上,涨价早已是爱奇艺的阳谋,其CEO龚宇就表示,(涨价前)定价是9年前确定的,但物价和内容成本都在上涨,但9年来会员价一直没有变动,这不合理。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也曾表示,投资3亿的大剧集,全靠用户付费,3000万人一人10元才能打平,但现在几乎没有一部剧能支撑3000万会员拉新的。 爱奇艺所言,已经是视频网站实打实的问题。 为纾解难题,视频网站正不断“开源节流”,例如发力自制内容,实现降本增效。2017年,一部《延禧攻略》为平台带来1200万付费会员收入,广告收入超过2亿元,版权远销海外90个国家,总收益超过3亿元。 最终,本剧制作成本仅3亿元。 要知道,热播剧《大军师司马懿》仅版权费就高达10亿元,成本可控且不断被市场认可的自制剧,从2015年后成为视频网站们的发力点。 自2017年起,爱奇艺就相继推出“幼虎”“飞鹰”“大爱”等,针对导演和制片人的培养扶持计划;事实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进军上游产业链。 深入制片、导演等产业上游,爱奇艺希冀于在影剧综全产业链上保持控制力,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这也意味着内容成本被进一步压缩,盈亏有望得到平衡。 节流固然重要,但并未实质解决问题,视频网站依然巨亏。 财报显示,2019年全年,爱奇艺亏损103亿元,内容成本高达222亿元;本季度,爱奇艺的净亏损也高达37亿元。可见,内容成本居高不下,亏损失血狂流不止。 因此,会员涨价,实际就是提升ARPU值,在用户整体付费意愿及规模长期稳定的情况下,这是开源的最优解之一。早在今年一季度,爱奇艺的ARPU就达到38.69元,创下历史新高。 不止爱奇艺,会员涨价是全球视频网站的公开议程;今年10月,奈飞的标准会员套餐达到13美元/月,上涨1美元,高级套餐上涨2美元至16美元/月。 在今年三季度的财报会议上,腾讯表示,目前腾讯视频制作了不少精致内容,但每月20元的视频订阅价格偏低,将来会做出调整。 会员涨价成为通行法宝,视频网站何出此棋? 新老冲突 不得不说,视频网站赶上了“黄金时代”。 第三季度,爱奇艺的会员收入达到40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超过55%;腾讯视频的会员总数达到1.2亿,领先爱奇艺和优酷。显然,付费会员已经是视频网站的抗鼎业务。 这背后,是视频网站长达十七年的苦旅。 十七年前,借助能提高每个网络参与者宽带的P2P技术,暴风影音顺势崛起,一度占据国内70%的市场份额;十六年前,姚欣采用截取电视信号的“盗链”技术,开发出提供大量体育赛事的PPLive;到2010年,有1.75亿用户在PPLive上观看了南非世界杯。 十五年前,王微在上海创办土豆网、从网易离职的周娟打造56网,一年后,李善友的酷6网上线;有坊间传言,早期这类主打UGC的视频网站,后台数据库里都有大量的色情视频链接。 盗版、打擦边球,起于草根的视频网站创业者,同样经历了一段草莽岁月;正版意识不足、监管后知后觉,也促成了视频网站数量在2006年激增十倍,达到300余家。 同样,当年视频网站依然靠广告收入输血。 2012年,上海的PPS,其广告收入已经占到三分之二;而优酷土豆被阿里收购后,其掌权人古永锵依旧坚持发展广告业务,在优土会员数达到100万的里程碑时,其会员团队仅有二十余人。 主推广告业务,这和中国盗版猖獗、用户付费意识不足有莫大关系,但突破者并非不存在。2004年成立的乐视网,在早期大量购买影视版权,并通过分销正版内容,率先实现盈利并登陆A股。 到2010年后,突破者不再是个例,而演化成视频网站轰轰烈烈的正版化运动。 2009年,搜狐主导成立网络视频反盗版联盟,向优酷、迅雷索赔1亿元;2013年,腾讯、优酷、乐视联合发起反盗版行动,起诉百度、快播;2014年,国家版权局联合网信办开启“剑网行动”,重点整治视频网站。 那一年,快播创始人王欣入狱;在潮水般的反盗版运动之下,版权价格开始水涨船高,2006年,81集的《武林外传》只卖10万元;五年后,40集的《宫锁心玉2》,单集成本就高达185万元。 事情正在起变化。 正版化与版权提价亦步亦趋地进行着,爱奇艺、腾讯视频走进舞台,伴随PPTV、PPS、酷6网等老牌视频网站的变局,“优爱腾”的势力被夯实,新的商业路径正在酝酿中。 2015年,爱奇艺在网剧《盗墓笔记》上先行试水“会员提前看”和周播更新模式,该剧一经上线,5分钟内的播放请求达到1.6亿次,VIP会员的订单请求超过260万。 《盗墓笔记》压垮了爱奇艺的服务器,也送来了会员付费的时代,随着用户正版意识的强化、网剧网综制作水平提高,爱奇艺、腾讯视频也纷纷进入“会员亿级俱乐部”。 但回到开篇的问题,会员收入依然无法止血。 版权成本的上涨是内部原因,但更关键的外部原因,是视频端不断涌现的竞争者,冲散了本就不大的市场规模;在用户注意力有限、以及各家主打独家自制内容时,视频网站抢食用户流量并不简单,且收益可预期。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