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酷站推荐 > 酷站 > 正文

不见躬身入局只见杨柘离席

发布时间:2020-11-26 14:16:38 所属栏目:酷站 来源:互联网
导读:10月中旬,雷军在微博公开“晒”出高管名单,以此回应外界质疑小米有太多空降高管时,杨柘还在这份15人高管名单中(倒数第四位)。

  短视频,自媒体,达人种草一站服务

不见躬身入局只见杨柘离席

10月中旬,雷军在微博公开“晒”出高管名单,以此回应外界质疑小米有太多空降高管时,杨柘还在这份15人高管名单中(倒数第四位)。但一个月后,他就从这份名单中“消失”了,此时距离“大师”加盟小米尚不足6个月。

以副总裁身份入职不到半年就迅速离场的情况,在小米乃至科技圈的大企业里并不多见。就在本月初的MIDC大会上,杨柘还以副总裁的身份坐在了第一排。而到目前,小米仍没有安排人手接替杨柘CMO的位置。可以说,他的离任多少有些突然。

实际上,当11月20日杨柘离职(转任小米中国区营销顾问)的消息甫出,的确引起了外界广泛关注。有人说他是因为能力不足,上任将近半年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工作上未获雷军的认可;也有人认为确实是身体原因,杨柘也在社交平台回应是因为“身体的状况”。

那么,杨柘这半年时间究竟为小米带来了什么?从2018年7月卸任魅族科技CSO到这次离职小米副总裁,其“能力”究竟适不适合当下的科技圈?

杨大师的“爵士人生”

1968年出生的杨柘比雷军大一岁,在圈内被称为“大师”的他职业履历相当丰富,在手机通讯行业有着二十多年的品牌和市场营销经验。他曾先后在摩托罗拉、苹果、利盟、三星、黑莓、华为、TCL、魅族等多家手机公司工作过,也曾取得过相当不错的成绩,其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则是在华为任职期间。

2012~2015年杨柘在华为任BG副总裁及中国区首席营销官,彼时正值华为手机业务快速发展阶段,他先后主导了P7、Mate7、P8等重点机型的营销策略。其中,“君子如兰”、“爵士人生”、“似水流年”等广告语和相应的营销方案,获得了极佳的市场反馈。特别是“爵士人生”的Mate 7被誉为华为第一款真正站稳高端市场的机型,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人将华为用户戏称为“爵士”,可见其营销的成功之处。

不见躬身入局只见杨柘离席

因此,圈内也认可是杨柘成功帮助华为手机打开了高端市场,实现了品牌的上探突破。这一系列曾经的战绩,也让杨柘获得了“大师”的名号。

但是此后在TCL、魅族的表现,却让外界对其打了些许折扣,更引起过“究竟是人成就了品牌,还是品牌成就了人”的探讨。或许,人和品牌是在互相成就。

当今年冲击高端市场意图明显的雷军,在六月份将杨柘招致麾下,并希望其为小米品牌的高端化提供助力时,这也成了一种合理解释。

但仔细回看,杨柘在离开华为之后似乎就失去了以往的魔力。无论是后续相对老派的TCL、还是年轻的魅族和小米,都鲜见有成功的营销大手笔出现。

智能手机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过去十几年来,手机市场从功能机进化到智能机、智能机再进化到现在的全面屏、折叠屏,通讯技术也从3G进化到4G再到现在的5G。但是,“大师”的营销理念似乎仍停留在十年前。

不见躬身入局只见杨柘离席

杨柘对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情有独钟,回顾“大师”过去操盘的一系列营销案例不难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文青”范儿的中年人,从华为时期的“君子如兰”、“似水流年”,到TCL时期的“剑胆琴心”、“宛如生活”,再到魅族时代的“精一唯精”、“双瞳如小窗,佳景观历历” ……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都拥有非常强烈的个人色彩。

但是,即便是70后80后们也在“玩梗”了,君不见最近炒冷饭的《鹿鼎记》被各年龄段观众吐槽到扑街?张一山“脸谱”化的韦小宝被金庸迷斥为耍猴?大师,时代真的变了。

一个耐人寻味的例子,是杨柘在魅族任职时的经历。由于统筹TCL国内通讯业务一年多未获成功,杨柘被李东生“请退”,随后遇到了和他有相同喜好的“文人”黄章,两人一拍即合。当时为了给杨柘腾出位置,黄章还将魅族三剑客之一的李楠发配到子品牌魅蓝出任总裁。

对于杨柘,黄章是非常信任的,这从他同意把公司外墙上的魅族Logo换成篆体的“惟精惟一”,就能略窥一二。有业内人士透露,这个Slogan还是当年杨柘在TCL时向李东生提出的,用一个“惟精惟一”搞定两个老板,就这点儿而言也不得不佩服“大师”的能力。

后来,在魅族内部因为部分员工不满杨柘能力而发生动荡时,作为老板的黄章同样力挺杨柘,不惜开除相关员工以示支持。但是相同的兴趣爱好以及绝对的力挺,并没能让黄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无论是魅族15还是后续的Pro7系列,市场反响都相当惨淡。

首先要强调,这两款机型本身产品力就相当羸弱,不能归咎于杨柘全责。但是时至2017年,“大师”依然还想用“文青”、“意境”的营销方式去做智能手机市场,只能说是迎合了老板黄章的喜好,却背离了魅族“年轻化和实用主义”为主的用户群体。

相反,被“发配”到魅蓝的李楠却在同一时期做得风生水起,这个被外界成为“连呼吸都在营销的胖子”,一手将魅蓝打造成为魅族绝对的销量担当。只可惜,老板黄章并不喜欢他那套打法。

什么叫能力?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曲意逢迎,而是“与时俱进”。

加盟小米后,情况同样如此。今年6月初雷军在微博公布杨柘任职CMO的消息后,业内有着很大的争议。很多人都认为杨柘的营销风格并不适合以年轻消费者(极客风潮)为核心的小米,甚至有不少人认为杨柘的前同事李楠或许更适合。不过,雷军当时想要的是小米品牌的高端化,所以单从这一点来看,杨柘似乎更加适合。

但是出任副总裁及CMO的这半年里,外界并没有看到杨柘在产品营销策略上拿出什么令人关注的方案。有的也只是雷军今年8月份在微博上夸赞杨柘主导设计的几张小米10至尊纪念版海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不见躬身入局只见杨柘离席

至于小米品牌的高端化,至少从目前来看“革命”尚未成功,这也非杨柘一己之力所能改变,毕竟一个手机品牌的高端化营造是需要时间和技术沉淀的,至于接下来的故事应该和杨大师没有什么关系了。

职业经理人与同袍文化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