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超现实世界AR泛滥之前,我们先聊聊当代的技术泛滥
在中东某些连年战火的地区,一些组织已经在用无人机等武器进行战斗。《战狼2》演绎的无人机战斗场景,用不了几年就会成为现实。要知道,去年某国的一个领导人不就是被某国以无人机轰炸而亡的吗?AI技术,早晚会在战区泛滥。 出现就要制止,遏制AI的最好方法自然也是用AI。这样,“以暴制暴”就会升级为“以AI反制AI”。军方引入AI是全球趋势,人机协同战斗训练,早已成为数字化军队的必备科目。 在军事技术泛滥应用这方面,最骇人听闻的,当属美国军队和情报机构打造的堪比核武的全球最大网络武器库了。2017年,“WannaCry”勒索病毒在全球爆发,波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万个组织和机构以及30多万台电脑,损失总计高达500多亿人民币。 这只是黑客闯进武器库拿到超级网络武器后,小试牛刀的“杰作之一”。勒索病毒,来自于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发的网络武器“永恒之蓝”。而“永恒之蓝”,也仅是美国国家安全局“方程式”组织所使用的众多网络武器之一。 黑客组织曾曝光方程式组织的多个超级网络武器,随便拿出一个就能造成全球各种组织的大量经济、资源等损失。美国通过挖掘软件和系统漏洞、开发木马病毒,用于网络攻击甚至网络战,某种程度上是在全球引发网络军备竞赛。 美国将网络武器作为威慑之用,已经算是“以技术为恶”。这些技术,又被黑客拿来用于勒索钱财,这不是技术滥用又是什么? 技术泛滥的两个特点:肆意滥用与违法乱用 通过上面的案例,王吉伟频道总结出技术泛滥的两个基本特点。 一是,肆意滥用。之所以会出现技术滥用的情况,一方面在于技术的使用成本越来越低,同时低代码、无代码等技术让技术可以更轻松的触达应用场景,使得很多人很轻松的就能把相应功能布置上,可谓so easy。 另一方面在于技术的随意应用,很多技术都是成套的引入,一上线就是带有N个模块的整体解决方案,不管当前用不用,把所有功能先上了再说,宁滥勿缺。 视频中的AR技术滥用,会让一些人混淆虚拟与现实。现实中的技术滥用,则造就了很多组织的过度使用与运营不畅。技术的肆意滥用,会造成资源浪费与很多不应出现的麻烦。技术肆意滥用,对个人与小公司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放到大型组织与社会,就会造成诸多的不和谐。 二是,违法乱用。咱们在这里总结,用违法乱用这个词。其实违法组织与个人从来都不会乱用技术,而是精准应用。他们对于某些技术的精确掌控,怕是连正规的公司都做不到。 就如那些电信诈骗者,在跟你打电话之前,早已摸透了你的个人喜好与六度人脉,对你提出的任何质疑都能对答如流。现在有了大数据技术,这些不法分子在作案目标的选择上,更加如虎添翼。 不法分子与激进主义者,不只是能把微软的人工智能机器人Tay训练成种族歧视者,还能把机器人训练成杀手、盗贼以及反智反社会的存在。技术违法乱用的后果,要比肆意滥用严重得多。 正是因为违法滥用,造就了暗网上猖獗的各种违法违禁商业活动,包括各种人口、毒品、武器的交易,还有盛传的“红房子”,以及韩国的“N号房”。这些还只是我们知道的,不知道的情况应该更多。 技术创新衍生商业模式,商业平台成为技术滥用载体 技术造就模式,模式重塑行业。但凡是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主要是商业模式上的差别。当模式成熟了,某些商业平台就会成为一些不法分子从事违法勾当的亮眼包装。 美其名曰的微商,可能就是为人们所深恶痛绝的传销。P2P校园贷本为助学,更多人却将之变成了裸条贷款,更多的则变成能让人家破人亡的高利贷。某些少儿游戏,成了变态之人引诱孩子拍摄隐私照片和视频的工具。本是便于企业老板与应聘者直接对话的招聘APP,也变成了掮客们引诱女生进入色情行业的“老鸨”平台。在这以前,还有传销组织用招聘APP大肆诳人上钩。 过去,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可以找到线下陪同与上门服务,可以找到色情电影,可以找到1对1的少儿不宜语音与视频服务。现在,还能在租房时遇到打着租房的名义跟你谈“包养”的卖家。至于假货假物类的投诉,更是数不胜数。这些线上二手交易平台,堪称无所不能之集大成者。 平台与短视频平台,如果没有严监管,相信很多内容会更加赤裸与露骨。没办法,算法时代谁能用算法抓住用户的心,谁就是王者。也别说什么三俗与下流,试问,色情、暴力、猎奇类的内容,又有几个男人能够拒绝? 即便在严监管的情况下,也仍旧有人靠着擦边球内容,将用户吸引到其他平台进行割韭菜、杀猪盘、仙人跳等一系列违法操作。更何况,还有“净网行动”重度打击之下顽强生存的各种成人直播与短视频。 至于近期某K歌平台下架的线下陪同服务,反映的则是整个约玩、陪玩市场的兴盛。很多人甚至抛弃曾经的主业,把陪玩当作正事来做。陪玩游戏、陪旅游、陪唱歌、陪逛吧这些服务,很容易滋生一些看似畸形发生了却很正常的增值服务。最近多个主打“陪玩”的社交平台都被约谈了,就是因为它太容易出事。多了就不说了,大家可以细品。 对于社交平台与本地生活平台上的各种上门服务,以及由此引起的诸多事件,这里不做多议。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搜索相应案例。 被困的外卖骑手与音乐人,算法滥用已在影响社会 技术泛滥,对应于当前这个软件定义一切的算法时代,最突出的是算法滥用。算法(Algorithm)是对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着用系统的方法描述解决问题的策略机制。简单来说,算法就是一系列的计算步骤,用来将输入数据转化成输出结果。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算法,可以说算法是人工智能的内核,算法的优劣直接导致了人工智能的水平高低。当今人工智能时代AI技术的滥用,也就意味着算法的滥用。从“zao”APP到fakeAPP,再到被大家玩坏的各种换脸、变声、加表情的应用,它们泛滥的背后就是算法的泛滥。 当前的算法泛滥,主要是前文提及的肆意滥用。表现是,将算法优化对象付诸不合适的对象上。譬如前段时间热议的“被困在算法里的外卖骑手”,就是算法对外卖骑手的配送效率做优化,但最后给出的优化方案显然不适合大部分骑手。 这些优化方案存在的问题,首先是配送时间压缩过短,同时存在很多逆行的配送路线,且惩罚措施较重,导致一些外卖骑手发生了车祸。显然,这种算法更适合于机器人配送,但算法却感受不出优化对象是人类还是机器人。以面向机器的方案优化人类配送方案,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