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智一体趋势下 百度智能云打通技术与商业的共生闭环
“生态伙伴数量超过5000家、行业覆盖超过100个、产品和应用售卖超10000个,较2019年增长60%……” 这是百度智能云今年年初进行组织架构升级,确定新战略目标后,在刚刚结束的2020百度云智峰会上公布的年度云智生态建设“成绩单”。 百度智能云显然是尝到了“生态打法”的甜头,在此次峰会上,百度智能云再次升级“云智生态”,构建云智共生生态模式。 百度CTO王海峰在峰会上表示,“通过壮‘智’凌云,使能行业,赋能生态,百度智能云将技术突破及应用与产业实际需求相结合,切实推进产业智能化的创新实践。” 按照百度副总裁朱亚立的话来说,就是要“健全百度智能云AI能力应用中的解决方案和交付伙伴生态体系,夯实百度智能云的AI优势”。 (百度副总裁朱亚立) 云智一体下的新要求,技术与商业需要生态融合 云计算经过多年发展,从最开始的以底层基础设施为主导,基础设施上云的单一需求,发展到以中台、数据库等体现PaaS和SaaS层面的应用为主,用户需求需要通过集成与被集成的生态合力才能实现,再到当前,随着5G、AI和IoT等新技术的融合推进,云智一体成为企业上云的新趋势。 新趋势出现了,新问题也随之而生。 在云智一体的新趋势中,云计算原有生态对企业智能化升级的推动作用变得越来越小。 其中的原因在哪?让我们从企业智能化升级的发展路径来窥视一二。 企业智能化升级的路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应用探索、垂直深化、全面升级和持续创新。 目前大部分企业处于应用探索阶段的第一阶段,部分企业处在垂直深化和全面升级的第二、第三阶段,仅有少数先行企业处于持续创新阶段。 其中每一阶段的跨越,并不是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需要生态合力的助推,即技术落地之后,在商业运营层面能够形成反馈,发现商机,从而反哺到技术,形成双向循环。 然而现在的行业现状是,云计算的生态被分割为技术和商业两个独立的生态体系,技术生态就像一个理工直男一样,自顾自的闷头专研;商业生态则执着于构建封闭的销售体系,只想着如何“赚钱”。 两个生态没有产生协同,生态合力自然有限。 虽然说各企业开展智能化转型探索的时间先后有别,但绝大多数企业处于探索应用的第一阶段,难以完成向前跨越,产业生态上的缺陷在其中占了主要原因。 正是看到了行业痛点所在,百度智能云此次在生态上“动刀”,推出了构建云智共生生态模式战略,朱亚立对这套新的生态模式有非常详细的解读: “新生态以百度AI技术为核心优势,赋能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赛道选择头部优质伙伴与伙伴开展集成与被集成的合作,把技术变成真正的生产力,把数据真正转化成知识,知识来迁移,技术来创新的前提下使各个行业拥抱产业智能化,推进新方向的发展,同时围绕云市场及销售体系加强销售伙伴管理与赋能,优化商业化体系。并借用资本杠杆助力企业发展,最终实现商业生态与技术生态融和,构建共生、共赢的生态模式。” 从中台到交付,从重点行业到垂直应用,无处不在的云智生态 从朱亚立的解读中可以看出,云智共生生态并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整体概念,在颗粒度更小的生态环节或节点中,云智共生生态也要形成闭环循环。 简而言之,就是大生态套小生态,小生态融大生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我们从一横一纵两个维度来看看百度智能云到底是如何让云智共生生态做到无处不在的。 首先,在中台和交付的横向维度上,百度智能云提供的不光是技术赋能,还帮生态伙伴拿项目,甚至亲自下场参与市场与品牌建设。 针对企业智能化升级过程中在AI能力的生产、AI能力的运用和AI能力的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痛点,百度智能云推出飞桨企业版,通过AI开发双平台模式来为企业赋能。向下有面向业务应用开发者的零门槛AI开发平台EasyDL,向上有面向专业算法工程师的全功能AI开发平台BML。 在AI能力引擎和AI开发平台之上,百度智能云面向不同行业,建立了包括城市AI中台、能源AI中台、金融AI中台等在内的多个行业AI中台。 需要注意的是,AI中台并非建好之后就一成不变,作为企业智能中枢,驱动智能化业务创新的基础设施,企业的AI中台与企业的智能化升级一样,是一个持续建设与运营的无限循环过程。 这也意味着AI中台的伙伴协同在方案共建、交付集成、硬件标品售卖、渠道代理等方面需要打破各自小生态之间的界限,形成生态融合构建一个AI中台的大生态。 为此百度智能云在智能AI中台的构建上,并不只局限于技术突破与专业人才培育等常规认知上,而是从产品与技术、培训与认证、市场与品牌、以及资源等多方面多管齐下,同时发力,携手合作伙伴们共同参与,在这套生态体系内实现多方共赢。 在交付生态的打造方面,百度智能云一方面持续引入多行业、多类型服务伙伴,为伙伴提供全周期有特色的赋能服务的同时,一方面围绕着“客户成功”这准则,构建“成长型”服务伙伴关系。 百度智能云与远传科技的合作就是其中的典型。 在双方的合作中,远传科技引入百度智能云的AI能力,同时又向百度智能云输出自己的行业产品或技术交付能力,远传科技与百度智能云互为各自的客户,互相赋能。 比如,在某个财务机器人项目中,项目引入方是远传科技,资源引入方是百度智能云。即项目实施过程中,百度负责输出技术层基础能力及产品,其中包括AICP、知识图谱、机器翻译、ASR等;远传在百度的产品基础上,创新实现以机器语音对答交互为主,人工对答交互为辅的智能交互层应用和应用服务层应用。 反过来,在另外一个财务机器人项目中,项目引入方和资源引入方换了个位,项目虽然是百度智能云引入的,整体技术基于百度智能云的NGD产品平台,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百度智能云也引入了远传在线客服服务、智能质检等业务应用系统。 不难看出,百度智能云的优势是丰厚的技术积累和对于人工智能的深刻理解;远传科技的优势是十几年深耕行业经验、产品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探查,双方的合作在营销协同、解决方案的融合丰富以及新产品的研发创新上不但形成了双方共赢的局面,也构建了一个良性互促的交互生态模型。 接下来,我们再以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客服产品为代表,看看百度智能云在纵向维度是如何打造云智共生生态的。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