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要靠社交颠覆传统招聘平台,35岁+才是新经济时代“抢手”人才
35岁的职场困境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如何在这个敏感的年龄避免被淘汰已经成为很多人焦虑的心结所在。 作为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的创始人兼CEO,作为资深职场观察者,林凡在36氪“WISE 2020新经济之王”大会上发表了“新经济时代,35岁才是王者”的主题演讲,在林凡看来,新经济趋势之下,35岁职场人反而会成为企业追捧的人才。 这似乎和主流思潮唱了一个反调。但我却从中看到了一个全新圈层被打破。脉脉用社交招聘解决35岁职场问题,恰恰和当下的万物社交化趋势暗暗吻合。当各个领域从电商到卖菜都开始被社交重塑的时候,招聘也迎来了自己的社交时代。 所以当林凡表示“社交招聘将颠覆传统招聘模式”的时候,业界听到的不仅仅是野心,还包括变化中的趋势。 年龄不是问题,35岁求职难根源在招聘方式局限性 35岁的职场问题客观存在,确实一些大厂的HR在简历筛选的时候看到35岁甚至临近35岁的候选人,会直接Pass。 但林凡却表示,时代正在变化,那个只靠一个车库里面的天才想法就能成功的时代已经过去,传统行业背景和新的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经济时代正在到来。 他举了一个互联网金融方面年轻人创业失败的例子,本质上不是技术和干劲的问题,而是对行业和政策的理解不同。而在另一个新零售的创业失败案例中,则是年轻人忽略了基层零售渠道管理的残酷性导致了失败。这些传统行业的互联网升级,绝不是凭借996、靠敢打敢冲就可以完成的。行业经验和管理经验,成为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年轻人的优势确实明显,但35岁之后成熟职场人的经验和项目管理融合的能力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二者的融合协作,是新经济时代的一个大势所趋。 对于职场人来说,这实际上也给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35岁之前大家拼的是体力;而35岁之后,就要靠经验和资源吃饭。完成这两种能力的积累、衔接和转化,是普通人在职场能够持续发光发热的关键。 脉脉发布的《中国数字化人才趋势2020》报告亦证实了这一点,从岗位角度来看,35岁以上的人才在项目管理、综合管理上占比很高,这类岗位特别需要十年以上经验的人才,35岁在职场上事实上正是一个黄金年龄,这个趋势在未来十年会越来越明显。 为什么这么一个黄金年龄却在职场上不吃香,乃至要焦虑了呢?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大部分情况下,还是求职通路方面出现了问题。 一份数据统计表明,因为疫情原因,企业招聘的渠道正在发生变化,在线招聘、内推、社交渠道出现了增长,而其他渠道则出现了萎缩。 这其中,内推我认为也是一种社交推荐,它和社交渠道招聘加起来份额几乎和网络招聘持平。考虑到网络招聘主要解决的是基础岗位的问题,事实上,35岁之后找工作的核心渠道就是内推、社交渠道以及更为高端岗位的猎头了。 从这个结论中我们大概也可以看到现在30+找工作困难的另一个原因,85后、90后们的社交越来越网络化和文化圈层化。一起玩游戏,看漫画的朋友显然对你的求职很难有所助力,在这种社交孤岛上,自然会影响职场获得岗位的能力。 假如一个人没有办法在社交上出圈,那么35之后的求职路径就会阻力重重。我自己有一个亲身的例子,我当年能够破圈进入互联网行业,完全是因为微博上的内容引起了大佬的注意才破格入职的。社交平台在职场上的价值一直非常重要,但在行业中,很多个案是没有办法复制的。 大家需要一个专业的以职场身份为标签和纽带的职场社交平台,用于拓展自己的社交半径,与行业内人士建立联系,寻求机会,现在脉脉正在成为这样一个平台。 也就是说,“我在脉脉上有人”或将成为职场人不惧年龄、永远“抢手”的关键。 新经济时代机会来了,求职与招聘的模式之变 事实上,招聘行业的形态一直在突破,从早期海投简历的招聘三门户,到后来的拉勾网和BOSS直聘,我们能够看到招聘形态不断变化。 拉勾网本质上还是一个低配版的猎头平台,而BOSS直聘直接和老板谈的本质也是增强了社交属性,跳跃了海投简历筛选这个环节。二者都算是在招聘方面做了大幅的改良,但距离社交招聘,中间的距离还是比较远。 脉脉本身就是一个职场社交平台,在2013年上线之初,就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真实职业形象”与“人脉共享”概念,利用科学算法打通“同事、同学、同乡、同校、共同的朋友”五同关系。 在2020年的不确定性之下,越来越多的职场人更加意识到了提前拓展和储备人脉的必要,在脉脉上塑造个人职业形象,与不同企业提前建立联系,伺机而动。 2020年6月,脉脉对外公布,其实名注册用户数量达到1.1亿,在艾瑞数据的“职场社交”赛道中,脉脉位居鳌头位置。 林凡表示,脉脉一直针对中国职场、中国新经济领域去提供产品和服务,包括职场社交和招聘服务,帮助职场人更好的工作,工作得更好。 对于大多数职场人来说,更有体感的还是脉脉的内容社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公司的吐槽、介绍、八卦、福利,已经是各种萌新去了解公司,以及各种高层人士相互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平台,实现了真实的职场人产生真实的有价值的内容,这样的内容社区打造与呈现,非常难得。林凡将这种氛围的形成,归结为“职场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需求满足。 职场人士需要的信息、资源、社交,甚至烦恼和吐槽都会在这里获得一个充分满足,各种职场包括公司、学校圈层形成之后,也形成了非常好的讨论氛围。在这种大环境之下,自然就长出了各种招聘和内推的需求。 当脉脉上新经济行业的头部公司中,活跃用户的增长幅度达到200%-300%;招聘业务的收入相较去年同比增长达300%的时候,林凡意识到,新经济时代的机会来了。 据悉,中国在线招聘领域一年的收入规模在100亿元左右,而猎头的收入规模大概在1300亿至1400亿元左右,可见中高端招聘远大于普通招聘的需求,换句话说,35岁以上的中高端人才的职场招聘是一个真正的金矿。当代顶级企业管理咨询大师拉姆·查兰指出,一家企业的生死,是由20%的员工决定的。 企业深知人才的价值,也愿意花大的价钱去引进人才,我们不能因为失败者的抱怨而认为35岁就该被淘汰。 事实上,每个年龄都会有人被职场无视甚至淘汰,最终能否持续精进、成为了不起的职场人,主要还是取决于两点,一,你是不是真的拥抱时代,并具有“抢手”的核心能力;二,永远和职场和行业环境之间的互动,换句话说,让更多的企业可以认识你,找到你,认可你。 如果你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平台拓展人脉,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你的才华、能力和特点,就会有更多的职场机会选择,那么无论身处哪个年龄段,找到全新的腾飞机会也并非是一件难事,甚至,会有好机会主动来找你。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