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富可敌国的苹果并不热衷于大规模收购?
苹果到底有多有钱? 市值2万亿美元是一个衡量标准,2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如果它是一个经济体,那么它在全球排名第9名,排在意大利和巴西之间。 市值毕竟是账面指标,除了市值,我们看一个更实际的指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即公司实际可以直接支配的资金,根据最新发布的苹果财报,苹果目前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高达1909亿美元,如果将此看成一个经济体,也在全球排在第56位。 从这个意义上,称苹果富可敌国并不夸张。 然而,和其他热衷并购的科技巨头不同,苹果在并购方面的表现和它巨额的现金储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富可敌国的苹果并没有大规模买买买。 它的收购策略在全球科技公司中都显得非常另类——出手的次数并不少,但金额和规模非常小。 一个简单的证明是——苹果历史上最高的一笔收购也仅花了30亿美元,那还是6年前收购耳机品牌Beats。 作为对比,其他科技巨头出手则阔绰得多—— 1.微软265亿美元收购LinkedIn,75亿美元收购GitHub,85亿美元收购Skype,72亿美元收购诺基亚; 2.谷歌125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32亿美元收购Nest,31亿美元收doubleclick,16亿美元收购YouTube; 3.Facebook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20亿美元收购Oculus,10亿美元收购Instagram; 4.亚马逊137亿美元收购全食超市,11亿美元收购Twitch,12亿美元收购Zoox,9亿美元收购Zappos; 即便是中国的科技巨头,在投资和并购方面比苹果也显得更加激进——阿里95亿美元收购饿了么,腾讯86亿美元收购游戏公司Supercell。 对比下来,苹果最大的一笔收购也仅仅花30亿美元,的确显得非常保守,那么问题就来了—— 苹果保守的收购策略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为什么它并不愿意花大价钱收购某一领域的竞争对手? 它和谷歌、微软、Facebook等巨头在收购逻辑上有什么异同? 今天卫夕就和大家一起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苹果收购策略的几个特征—— 1.苹果几乎从来都不直接并购竞争对手 2.苹果的收购主要以掌握某个技术的小公司为主要目标 3.苹果收购的出手次数其实并不少 这三个特征我们一一来看: 1.苹果几乎从来都不直接并购竞争对手 自80年代创立以来,苹果的主营业务一直在发生变化,从PC到MP3、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回顾苹果的收购,我们会发现苹果几乎并不会收购直接的竞争对手,它几乎从未收购另一家有竞争力的PC公司、MP3公司、智能手机公司或平板电脑公司。 90年代收购出走的乔布斯自己创办的NeXT公司是个例外,但苹果看重NeXT也并非它的市场份额,而是NeXT的另一项核心资产——软件,以完善自己的macOS的生态与能力,当然,还有乔布斯本人这一更核心的资产。 2.苹果的收购主要以掌握某个技术的小公司为主要目标 苹果收购的出发点基本围绕如何构建自身产品核心竞争力展开,比如Siri,Siri本来是2007年由挪威人Dag Kittlaus创建的一家语音助手创业公司,规模非常小,但当时正值iPhone想要进军语音助手领域,于是就迅速将公司收购,同时将服务整合进了iPhone 4S。 我们后来熟悉苹果推出的多项创新背后都有收购的影子——Touch ID是2012年苹果收购了一家名为AuthenTec的主打指纹识别公司之后推出的。 而Face ID则更为夸张,它并非由收购的某一家单一公司演进而来,而是集成了苹果收购的多家公司的结果——面部识别、空间感知、结构光组件分别来自收购的RealFace、Faceshift和PrimeSense公司。 很多硬件行业的分析师在预测新款iPhone的新功能时,会专门去分析过去两年苹果收购了哪些新的公司。 3.苹果收购的出手次数其实并不少 2017年库克接受采访时称“我们大约每两周左右就会收购一家公司”,据此可以推算苹果一年约收购20至30家公司,这个出手次数在科技公司中其实并不算少,2020年,据公开报道,苹果至少已经收购了11家公司, 包括人工智能公司Xnor.ai,虚拟现实公司Next VR等。 由于有些收购金额相对苹果的规模太小,构成不了监管机构“重大投资收购事件”的标准,因此苹果并不一定会全部公告披露。 据连线的报道,苹果兼并收购团队由副总裁 Adrian Perica 负责,非常精干,团队仅有10多位成员,他们会定期和苹果核心工程团队会面,结合苹果重要项目开发进展及战略,共同确定收购对象,决策速度非常迅速。 那么,苹果如此保守的收购策略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呢? 背后的原因其实错综复杂的,总结下来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 答案之一:出于减轻反垄断的压力 是滴,苹果害怕反垄断调查。 库克在2020年7月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述的非常清晰—— “如果您仔细查看众议院反托拉斯对大型科技公司(指Facebook、谷歌等)调查背后的具体内容,你会发现众议院调查的焦点是这些公司近些年的收购事件,而对于我们的收购事件则没有任何疑问,因为我们的收购策略一直是收购领先的知识产权公司,而非竞争对手。” 库克所言不虚,今年的10月9日,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长达449页的报告,该报告详细记录了过去16个月对美国四大科技巨头苹果、亚马逊、谷歌和Facebook的反垄断调查。 报告的结果的确非常有意思,可以发现,对谷歌、Facebook、亚马逊的调查焦点的确集中在使用“致命收购”打压对手,比如Facebook收购WhatsApp、Instagram等。 很多读者不理解为什么Tik Tok在美国政府强制要求卖出的时候看不到Facebook、谷歌这些公司出手,反而是甲骨文、沃尔玛这类基本不沾边的公司来竞购,背后的原因就在于Facebook、谷歌头上早已被带上了反垄断的紧箍咒。 美国众议院对苹果的反垄断调查则集中在软件收费策略上,主要批评苹果依靠iOS操作系统的领先地位抽取AppStore付费下载费及内购项目的30%,苹果会利用其对App store的控制力来排挤竞争对手。 对于不听话的开发者,苹果会威胁将其App从应用商店中下架,使其失去在iOS系统上架应用程序的唯一途径。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