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酷站推荐 > 酷站 > 正文

为什么富可敌国的苹果并不热衷于大规模收购?

发布时间:2020-12-23 10:11:56 所属栏目:酷站 来源:互联网
导读:从这个意义上,称苹果富可敌国并不夸张。然而,和其他热衷并购的科技巨头不同,苹果在并购方面的表现和它巨额的现金储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富可敌国的苹果并没有

可以看到,苹果保守的收购策略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它面临“通过收购打压竞争对手”的反垄断压力,要知道,美国的反垄断调查可并非儿戏,在历史上多次拆分多家处于垄断地位的公司,苹果非常清楚其中的利害关键,收购保守就不足为奇。

答案之二:硬件厂商的独特性也让它不需要大规模收购

硬件厂商的独特属性其实也是苹果不愿意直接收购竞争对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先来看软件和互联网行业的收购逻辑,比如为什么Facebook要花190亿的巨资收购WhatsApp?

要知道Facebook收购Instagram也只花了10亿美元,背后的原因就在于互联网行业极其可怕的马太效应。

因为Facebook知道自己如果不收购WhatsApp,那么在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的作用下,自己就可能要输掉即时通讯这一战略赛道了,甚至连自己的Facebook Messager的市场份额也可能最终被WhatsApp全部侵蚀掉,输掉这场战争的代价可能远超190亿美元,这是Facebook作为社交巨头不能容忍的。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190亿美元的收购就是值得的,扎克伯格当时拍板这一收购决定时候甚至没有来得及通知董事会。

反观苹果所在的硬件行业,尽管也有硬件生态,但很显然,和互联网产品的强马太效应不同,硬件产品的转换成本是相对低的,网络效应会弱很多,所以先发优势就显得并不那么明显。

硬件是有生命周期的,当你的下一代产品不够好,用户可以低成本地转换到竞争对手,硬件产品要持续领先,就必须每一代产品都保持足够的吸引力,而不像软件或互联网产品一样,只要占据了赛道,几乎没有被颠覆的可能性——Windows如此、微信如此。

因此,收购硬件企业的市场份额意义并不大,因为它几乎形成不了网络效应,同时由于收购的产品和原有产品本身存在差异,甚至规模效应也几乎没有,因此在硬件市场,单纯收购市场份额意义并不多大,关键在于持续领先的技术和体验。

所以,苹果的策略就变成了通过收购独特的技术来增强每一代产品的竞争力。

答案之三:苹果对自己定义产品的能力有足够强的自信

苹果的确有一项独特的能力,这项能力构成了苹果最核心的竞争力——定义产品的能力。

事实上,苹果超40多年的历史上,它几乎很少第一个发明某一产品,但它能神奇地整合业界最领先的技术,将他们转化成体验极优的产品——iPod、iPhone、iPad、AirPods、Apple Watch莫不如此。

如今,业界不得不承认,苹果似乎有一种独特的定义未来的能力——一个产品苹果在苹果率先发布的时候,很多用户总是关注它的缺点:iPhone续航短、易碎,iPad笨重、不支持flash,AirPods易丢、音质差........

但用户神奇地发现,这些抱怨在随后的时间竟然悄悄地自动消失了,而行业的竞品基本在产品上层面会逐渐向苹果靠拢,这就是定义未来的能力。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解释苹果为什么不愿意直接收购竞争对手以获得市场份额——因为看不上,在苹果眼中,自己是这个星球上在硬件产品层面对用户理解最为深刻的公司,从苹果的历史表现看,它的确配得上这份自信。

为什么富可敌国的苹果并不热衷于大规模收购?

分析完这个背景,我们再来看Apple为什么会收购Beats,苹果真的看中了Beats的产品吗?

我看未必,苹果看重Beats的更重要的是音乐这个生态,Beats的创始人吉米·艾欧文本身就是音乐界极具号召力的音乐家,在音乐圈有着极其广泛的影响力和人脉,同时Beats在年轻人中的号召力对苹果音乐生态有足够多的吸引力。

事实上,在苹果收购Beats之前,Beats就已经推出了自己的音乐流媒体服务——Beats Music,所以很显然,苹果的第一目的并非要把Beats收过来卖耳机,我们看到像Beats X等产品的芯片其实是苹果用AirPods芯片反哺的,再看AirPods Max产品力上显然也是吊打Beats Studio的。

所以,苹果收购Beats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构建Apple Music这一战略生态。

图片

隐忧:苹果保守的收购策略在新战场中还能继续凑效吗?

苹果的这套收购策略的确在过去被证明非常有效,但苹果今天的处境已经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最核心的变化是以iPhone为代表的硬件产品对收入和利润的增长贡献度在下降,即完全依靠硬件就很难将苹果的营收再带上一个台阶,然而增长又是必然要求,于是苹果的策略在最近几年明显将重心转向了软件、服务和互联网产品。

一个典型的标志性时间就是——2019年3月26日,苹果罕见地开了一次没有任何硬件产品发布的发布会,一口气推出了四项服务产品——新闻服务 Apple News,云游戏服务 Apple Arcade,金融服务 Apple Card 和电视流媒体服务 Apple TV+。

没错,在硬件边际增长递减的背景下,苹果未来的增长重心将变成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服务,这意味着苹果战场的转移,新的战场意味着新的游戏规则,上述三大保守策略逻辑中的后两条很显然就已经不再适用了——

以Apple TV+和Apple Music为代表的内容产品为例,苹果在内容行业的背景并不深厚,在流媒体和音乐两个领域面临着Netflix和Spotify的强烈竞争,并不占优。

早在三年前的2017年就有彭博社的分析师建议苹果应该激进地买下Netflix或迪士尼,以巩固其在内容行业的领先地位,但当时的苹果显然不感兴趣。

今天,Netflix或迪士尼的市值分别为2100亿美元和2600亿美元,即便是富可敌国的苹果也很难轻松地一口吞下这两个巨无霸了。

图片

是滴,互联网产品和内容产品的收购从来都是激进的,这一点从迪士尼以极大的决心连续收购皮克斯、卢卡斯影业、漫威和21世纪福克斯可以看出端倪。

很显然,通过收购足够强势建护城河是互联网和内容产业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新的战场,苹果保守的收购策略还能继续发挥作用吗?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