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的表演,白皮书的考验
01 昨日,出行圈有一件小事。 12月21日,造车新势力小鹏汽车的创始人何小鹏出言嘲讽丰田社长,以诺基亚谢幕时的落泪揶揄对方,隐晦表达了电动车将取代传统燃油车,势不可挡。 在此之前,何小鹏在多个场合表示,相比小米,小鹏汽车更希望成为丰田,做一家有持续利润,投入研发的汽车公司。 这样的说辞背后,是来自贾跃亭的压力。 2016年,贾跃亭做乐视汽车时,曾拜访过松下的全球董事长,希望购买电池。 聊天中,对方问他的车怎么卖,贾跃亭说我们的车不是卖的,而是送给用户,乐视有很多生态,可以每个月收很多月费。 一通窒息后,松下老板被吓得不轻,最终合作没有谈成。 2016年底,乐视没有撑过那个冬天,松下老板松了口气,也对互联网造车新势力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2017年下半年,何小鹏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后,也去见了这位松下老板。 对方一听小鹏也是互联网造车,当即一惊,问其是不是和乐视汽车一样的商业模式,吓得何小鹏连连摆手。 随后,何小鹏便在各个场合下坚持“新丰田”的战略定位:车肯定是要卖给用户,并且,肯定要拿到让企业持续发展下去的利润。 如今,标的企业出来探讨新能源的环保问题,那何小鹏必须要第一时间跳出来,认领这指责,并将自己打造成对线角色。 这样的事,实在是不值一提。 作为雷军的好兄弟,何小鹏正在一步一步地复制着“大哥”当年走过的路,上述嘴炮,可以理解为互联网营销,个人IP打造的一部分。 何小鹏(左),雷军 除了嘲讽丰田之外,何小鹏近期还对线了马斯克,称“明年开始,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的找不着东。” 而阿里与上汽合资造车的消息传出后,何小鹏更是出言点评,称“在国内,科技行业好像没有成功的案例,主导权之争所带来的体系文化路线执行差异完全无法避免。” 对此,也有人提醒,何小鹏还有可能是在说华为与长安汽车以及宁德时代的三方联手。 透过何小鹏本身,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热火朝天的景象。 旋涡中,有传统车企的一本正经和不甘心; 有新生势力的豪气云天与表演欲; 以及,更强大的巨兽,正在准备进场的笼罩阴影。 02 今日,出行圈迎来一件大事。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白皮书。 全文将近两万字,分别从“昨天,今天和明天”三方面,解读了中国交通的理念和实践。 认真分析研读后,我这边做一个简单的总结汇总,将财经相关的信息提炼出来,以供各位朋友参考。 白皮书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章,先从上层建筑入手,对整个中国交通的发展进行定性,确定了以人民为核心的最高意义; 在这一模块中,与产业高度相关的信息在最后一条——“以创新驱动为支撑”。 几个关键词各位感受一下:“第一动力”,“历史机遇”,“新型交通生态系统”。 紧接着,白皮书阐述了过往成绩,以事实论证了我们正在迈向交通强国; 在这一模块中,网约车,新能源,新一代智联网汽车设备,得到了正面表述。 随后,白皮书在人的层面,社会的层面,重点谈了扶贫这一目标; 这一模块中,农村电商,农村快递,乡村旅游等产业的下沉布局,值得关注。 又在政务层面,产业层面,讲述了交通现代化,生态化的发展目标; 这一模块,与产经高度相关。非常值得各位认真研读。 其中,重点内容有: “深化放管服,逐步放宽市场的准入门槛”。 这其中所透露的,是政企结合的重大机遇。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推动跨省大件运输等并联许可系统全国联网。” 这一句,高度概括了大数据,高算力在交通场景的应用。 全国联网的场景描述,已经清晰透露出了国家对交通大局的数据掌控诉求。 可以想象的场景,或许是城市大脑的最终汇集,形成全国大脑的最高掌控。 此外,还有一条信息可能会被忽视略过。 “加快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 这,其实也是对“基于大数据的征信系统”的明确指示。 在第五部分,白皮书对战略方向进行定性,在全球的格局下,畅谈了一带一路,全球气候等相关问题; 最后展望未来,确立了在“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的发展目标,并就这一目标提出了可量化的精细描述。 全文层层递进,信息密度极高。 总体而言,总的指导纲领有这样几条: 1生态导向。 在这一指导价值下,新能源被作为一项非常正面的指标反复提及,发展趋势,诚已势不可挡。 2效率为王。 或者说,对先进生产力的孜孜追求。 其中,关于大数据的应用,白皮书屡次提及。 其远景想象,远超科技企业所能驾驭的宏大。基于此,政企深度合作的趋势,也已经越来越明显。 这一块蛋糕,目前有力的竞争者还是在阿里,腾讯,华为,以及京东数科等老牌互联网科技企业之间。 此外,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共享经济在白皮书中得到了充分肯定。 文件中,先后以正面态度提及了网约车和共享单车。 同时表露了对公共交通发展的决心。 并且,直接将“共享型经济产业发展”纳入新型交通生态系统。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信号。 这意味着,造车新势力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车新势力一如何小鹏所言,还是得把车卖给私家用户,同时拿到一定的利润继续投入研发。 但在更远的未来,谁能更加积极地布局网约车模式,谁能更好地将网约车与智能驾驶结合在一起,谁才能真正穿过周期,参与中国交通的“大出行时代”。 如今,移动互联网已然行至末期。 反垄断人人喊打,蛋糕再难做大。 而另一边,智慧出行仍是一片蛮荒。 期间的草莽气息,令人不禁回想起互联网企业在二十年前的样子。 也许,下一个科技时代,真的会是出行的天下。 申请创业报道,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此处,共同探讨创业新机遇!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