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不仅帮人筹钱治病 还要帮人买药了
文 / 独角兽频道 出品 / 节点财经 很多人在朋友圈、微信群看到水滴筹的筹款链接,都以为水滴筹是一家慈善组织,但水滴筹其实是水滴公司推出的一个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免费筹款工具。 水滴公司与我们熟知的腾讯、阿里、美团一样都是互联网企业,这家成立时间不到5年的公司,通过水滴筹为社会公众所熟知,帮助100多万大病患者筹集到350多亿的治病钱。 今年8月,水滴创始人沈鹏透露内部启动了一项创新业务:水滴好药付。水滴希望通过联合保险公司、药企、药店来共同探索医药的创新支付模式,减轻大病患者、罕见病患者购买自费药的负担——听起来又像是一件公益组织该干的事情。 不仅帮人筹钱治病,还要帮这些患者用更少的费用买到所需的高价自费药,水滴究竟根据什么逻辑来做这样一个创新业务呢? / 01 / 9成以上患者认为自费药难以负担 在中国,水滴可能是与大病患者打交道最多的互联网公司了。 水滴公司有水滴筹、水滴互助、水滴保险商城三个业务。水滴筹是帮助经济困难的大病患者筹集治病钱,水滴互助是“一人得病、众人分摊”的网络互助,水滴保险商城是以健康险为主的保险经纪平台。 不仅是水滴筹平台上有大病患者,申请互助金的水滴互助用户也是大病患者,健康险的理赔用户中,也有不少大病患者。 水滴对平台上的罕见病患者的药品支出做过一次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9成的患者表示不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的新特药难以负担,其中有46.2%的患者认为负担过高,但暂未减量或停止用药,有44.6%的患者因为无法承担费用而减量或停止用药。 自费药到底有多贵?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罕见病,俗称“渐冻人症”。赛诺菲有一款针对该病的药品“力如太利鲁唑片”,可延长ALS患者的存活期,每盒56片,售价近4000元。按照每天服用两片计算,一年需要服用13盒,费用超过5万元。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可想而知,5万元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是难以负担的,这中间会有多少人因为吃不起药而放弃治疗。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把这些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尽管近年来,国家把越来越多的罕见病用药纳入医药目录,提供一定比例的报销。但国家医保是基本医疗保障,只能讲求受惠面最大的原则,尽可能让更多人受益,做到对罕见病的全覆盖并不现实。 这也是国家为什么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要引入更多的市场化力量来共同保障的原因——基本的保障由医保、补充医疗保险来承担,其他的保障可以通过商业健康保险来提供,还可以通过医疗救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来想办法,这样能够有效地分担医保的压力。 水滴的三个业务实质上都是在帮助患者解决医疗资金的来源问题。要让这些患者的钱用在治疗疾病上,用得更有效率,是水滴下一步想解决的问题,也是水滴由保险保障向健康服务迈出的第一步。 “好药付”是水滴探索“险+药”模式的新项目,因为水滴看到商业健康险还有一大片蓝海市场,那就是带病群体,这符合沈鹏一贯提倡的“边缘创新”思维。 / 02 /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新物种” 沈鹏的父亲在1985年就加入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一直从事保险业直到退休,因为小时候一次事故住院,沈鹏就开始思考:保险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如何才能让保险让更多人得到保障? 2015年底,在一次帮老同事的亲人在朋友圈转发大病筹钱广告后,沈鹏突然萌生创业念头:其实利用互联网科技,可以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有保可医,保障亿万家庭。 这句念想,成为沈鹏创办水滴后,为公司定下的使命。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日后将火得一塌糊涂的保险科技当时还未大举发力。这是一个尚未被巨头重视,但前景不可限量的市场。 2016年4月,沈鹏成立水滴。很快,第一个业务水滴互助上线,这是一种低门槛,高性价的创新保障方式。会员按既定规则加入社群,每个人交十几块钱,如果不幸患病或遭遇意外,可按照“一人患病、众人均摊”的规则获得健康互助金。 不过,水滴互助依然帮不了保障意识薄弱,或者舍不得交互助费,不幸患病又治不起病,且筹钱无门的人们。几个月后,以免费模式创立的大病筹款业务“水滴筹”上线。从此人们经常能在朋友圈看到水滴筹筹款链接,而对很多求助无门的患者与家人来说,水滴筹几乎成为了他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与水滴互助类似,这又是一个被巨头忽略的新领域。据沈鹏介绍,水滴筹迄今已帮助超过100万名大病患者,产生爱心捐款10亿人次,共筹款350亿元,且每年筹款量级正变得越来越大。 在互助与筹款积累了数千万用户之后,水滴保险商城于2017年5月上线,到目前为止合作了60多家保险公司,推出了260多款普惠性质的保险产品。水滴保险商城目前已覆盖用户1.4亿人,其中90%用户是首次线上投保,里面又有一半甚至是人生中第一次买商业健康保险。 至此,再加上帮助公益基金会或公益项目在互联网公开募捐的水滴公益,水滴实际上已经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医保体系,并成为国内该领域的新物种。 创立4年多来,水滴每一步都是从用户需求出发,而且迎合了国家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和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政策红利,有人会归结为运气使然,有人会认为是战略眼光的长远和精准。 当然,水滴要做的,远不止于此。 / 03 / 共创中国版的联合健康集团 如果说沈鹏创办水滴的初衷,更多来自“对人们看不起病的痛心与思考”的感性因素,并因此搭建多层次医保体系,帮助人们以更低费用享受更好诊疗与药品,那么沈鹏对于水滴未来愿景的构想,则离不开美国联合健康集团的示范效应。 “水滴的中期愿景,是希望利用十年的时间,打造中国版的联合健康集团。”这句话,沈鹏今年已多次提及。 这里有必要介绍下联合健康集团。 今年4月,联合健康(United Health Group)发布2019年年报:该公司2019全年收入2400亿美元,净利润140亿美元,以同期年度营收对比,这家美国最大的商业健康险公司约等于1个苹果,2个微软,4.5个阿里巴巴,168个茅台。 联合健康经过40多年发展,成功搭建起健康险+医疗服务的商业闭环,并实现了对美国医疗生态的颠覆与重塑。 如此惊人的战绩,自然拥有一众拥趸。沈鹏便是其中一位。在他的构想里,水滴也要通过搭建健康保障与健康服务两大生态,向联合健康不断靠拢。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