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4年换帅,华为还要靠云“养家”?
这次卸任的是曾备受期待的接棒者余承东,据华为公告,经总裁批准,余承东卸下华为云CEO身份,前往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担任CEO,同时保留消费者BG CEO身份。余承东原汇报线下属的Cloud BU总裁、消费者BG总裁张平安,升为华为云CEO。
从早期的郑叶来、侯金龙、余承东到张平安,华为云3年4换帅背后,甚至余承东也在短短履职3个月后离任,据华为内部人介绍:“主要原因是余承东已经完成了内部牵引/整合工作,在张平安顺利过渡过后,可以放心交手给张平安。其次,新造车既是一种新兴的热门消费者类产品,而且车的生意比手机大,余承东要去专注造车。”
梳理华为的组织架构图,可见Cloud BU在5月18日前的领导班子,是消费者BG的平移复刻:张平安汇报给余承东,余承东汇报给徐直军。三人同时在看Cloud BU和消费者BG。三位大将同时管理两个事业群,这注定是个过渡期选择。
截至2021年4月,华为云业务相关部门组织与人事架构
“张平安日常负责对内经营分析/要事会议,团队管理,偶尔见客户;余承东会出席颁奖和组织讲话,在一线面前露面少,雷厉风行的做派全体现在底下人的工作压力上;徐直军内部人称“小徐总”,以严格著名,若事关紧要,张平安也能直接向他汇报工作。”
据华为内部可靠信源透露,华为消费者BG今年或有业务体系的拆解:其中,适合融入Cloud BU的团队,会在熟悉两边业务的领导班子带领下逐步牵引进门。剩余业务或单独成立军团,甚至可能会与尚在战略规划中的大文娱业务做结合。
种种调整背后,都是华为在积极寻求生机,而云计算是华为当下除新造车以外,最现实提升利润的业务。面对未来估值均为千亿美元级的两条业务,云计算也是未上市的华为,最能“解渴”的赚钱业务。
但云计算,到底值不值得做?这个问题困扰了时任华为轮值CEO的徐直军一整年。这期间,他不断邀请海内外的云计算专家,在一次次的闭门会议中讨论:进军公有云的这场战役,华为要如何去布局?该怎么做?
7年冷板凳,一朝要成名 与近期华为云高层频繁的人士变动不同,曾经有将近10年时间,云计算在华为内部一直坐冷板凳。
2008年,华为首次试水云计算。2010年11月,就通过“云帆计划”发布,掀开门帘踏入云计算市场。但此后华为云被边缘了7年,一直在商业与产品部门下,没有任何发展规划。近两年,华为开始意识到云计算的重要性,哪怕与华为的企业BG业务冲突也要推动,背后的缘由不难理解。
2019年1月,利润仅有苹果20%的亚马逊,市值达到7968亿美元,首次成为全球市值最高公司,其中云计算业务AWS贡献了92亿美元的利润,占总利润的67%。云计算等业务的高利润率,也让亚马逊的市盈率2倍于苹果、谷歌等公司。2020年,亚马逊净利润更是比2019年暴增84%达到213亿美元,其中云计算业务贡献了63%,媒体形容亚马逊从“亏钱”进入“抢钱”时代。
华为比媒体早两年意识到云计算的重要性。2017年的农历春节返工后不久,华为交出了战略层的答案:将强力投入公有云业务。Cloud BU随即成立,并于8月底升级为华为集团一级部门,与运营商/企业/消费者三大BG平行。公有云的产品研发,从P&S(产品与解决方案部门)中独立出来,销售由运营商BG和企业BG继续承担。
云BU成立后,任命IT产品线总裁郑叶来,兼任Cloud BU第一任总裁。“未来三年,我们要成为中国第三,世界第五。”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定下高调的目标,也为2020年内部感受到的压力埋下了伏笔。当时,华为在IaaS市场的份额都不到1%,而走过七年的阿里云已过40%。“最早,内部甚至提出过三年成为国内第一。”华为内部人直言早期发展目标过于乐观,颇有大跃进的架势。
确定目标的华为云,在Cloud BU下新开2000个新职缺,郑叶来开始了人才布局。从2017年年底,陆续就有拒绝同期阿里云offer的海归候选人加入华为云,其中不乏微软、亚马逊、IBM等国际云厂的工程师。“当时的offer比我后来去阿里时好谈很多”,一位从华为跳去阿里的HR同学评价,“重点之一就是挖海外大厂。”
技术上的投入,给华为云与政府、国有银行类客户的合作奠定了信任。这两类客户对数据的保密性要求高于私企,会要求服务器等硬件必须纯国产化。
传统IT时代就已沉淀的客户,华为云要牢牢攥在手里。2017年,任正非带着高管团队,走访了四川、陕西、山西、广东、浙江和湖北等地,在云计算、智慧城市和大数据领域达成多项合作。对于处于观望阶段的客户,晚发力的华为云更要主动出击,“先出手把关系做好。等阿里云想从现成的实际需求出发切入,我们已经靠‘人’拿下了客户。”一位华为的销售说。
到了2018年,也许是想与同时期的微软对齐,“Cloud & AI”出现在了新的组织架构里。具体是将IT产品和智能计算产品从P&S取出,与做公有云为主的Cloud BU融合。华为云越来越云化、智能化,与原负责企业BG,卖硬件出身的郑叶来,理念冲突也越来越大。
同时,有员工评价郑叶来那时候的华为云团队,执行力一般。Tech星球了解到,一位云业务部门员工曾在华为心声论坛中表示,“郑叶来时期的表现,就像国足一样”。
那时候,2017和2018年华为在云业务的销售额与营收,都没有真正公开过。仅有像“2017年用户数和资源使用量增长三倍”这样的情况表述。
而在第三方统计机构的数据里,2017年的中国公有云市场,华为云排在前十名之外。第二年初,上升为第八,排在一些不知名的云品牌后面,一朝成名并不是那么容易。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