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数据产业关键集聚区隐现
500亿大单引出国家大数据产业新高地
出于对环境、电力和安全的特殊要求,大型数据中心适宜建在“高纬度、富能源”地区。而宁夏中卫市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在2014年就获评“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内蒙古适宜的气候条件,加上全区电力装机容量超过1亿千瓦,大型数据中心的用电价格仅为0.26元/度,近年来,一个个数据中心纷纷在内蒙古落成并投入运营。截至今年9月,内蒙古云计算数据中心已形成70多万台服务器的承载能力,实际装机约30多万台。这次推介会上,内蒙古集中推介产业重点项目,共签下93个项目,总投资50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发展大数据产业同时享受民族区域自治、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多重优惠政策。此次推荐会上,内蒙古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列出一系列“政策扶持菜单”。如新设企业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大数据中心给予优惠电价,大数据中心运营商向用户提供与其享受电价水平相适应的服务器租赁价格。对引进自治区的世界500强大数据企业总部或地区总部,以及全国100强大数据企业总部或其研发中心,自治区分别给予1000万元和5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自治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对新认定的大数据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通过以奖代补等形式,给予最高50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自治区政府出资20亿元,吸引社会资本,建立规模100亿元的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基金。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软司副司长陈英出席包头市大数据产业推介专场时指出,数据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日益凸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他希望当地优化产业布局,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加快数据应用示范,为大数据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重化工基地“十三五”抢下信息化先手棋
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全力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绿色化“五化”同步发展,是内蒙古立足资源禀赋、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彩之举。
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依托能源、化工、冶金等产业优势,带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等指标连续8年居全国之首。然而产业以重化工为主,“原字头”和“初字号”产品比重高,也日益成为制约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在增速变挡、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新常态下谋求发展,自治区新一届党委、政府将大数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力图借助大数据带领内蒙古跨越资源陷阱。
内蒙古坚定不移地把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云计算大数据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业已形成以呼和浩特市为核心,包头市、鄂尔多斯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为重点的发展格局。
按照最近制定出台的《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内蒙古要经过3到5年的努力,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大数据中心、丝绸之路数据港、数据政府先试区、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区、世界级大数据产业基地”。到2020年,全区云计算数据中心承载能力达到300万台服务器,成为国家级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云计算大数据相关产业规模发展壮大,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幅达20%。
祖国正北方,亮丽风景线!内蒙古要举全区之力推动信息化引领“五化”同步,打造千亿级云计算大数据产业集群,在新的历史阶段迈出更为精彩的步伐。
三大运营商建起全国最大数据中心
如今,呼和浩特正集聚多个开发区、工业园区的优势力量形成联动协调发展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盛乐和鸿盛两个云计算园区,引进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已经建成全国最大的数据中心,投资规模近500亿元,已形成66万台服务器的承载能力。开展推广IPTV、手机电视、有线电视宽带上网等三网融合产品,2015年全区IPTV用户达到20多万户。与此同时,呼和浩特市和鄂尔多斯市已成长为2015年度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
电信运营企业毫无疑问是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仅中国电信内蒙古分公司一家已分别在广州、包头、杭州、成都和蒙古国举办了5场推介会,参会客户331家,签约客户27家,签约合同金额近1.24亿元。自2013年运营以来,中国电信呼和浩特云计算基地累计签约客户近50家,签约金额达5.04亿元。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