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冥想APP就能估值20亿美金,VC们都想不通
2021年9月创投圈里诞生了一个很互联网的词儿,“精神心理互联网赛道”。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赛道,我找了几位圈里投科技、医疗的资深VC聊了聊,得到的回应相似却又各有不同:
1)一直在关注,但没投过;
2)一直在关注,已经有项目准备投;
3)一直在关注,相关项目在聊。
从几位投资人口中,最大的共识是:这无疑是一个刚需赛道,不会不关注;同时,他们最大的疑惑点也来自于一条共识:这个赛道怎么标准化?
思考,创业,互联网
3000亿规模的刚需赛道
无论大家对资本“狂热”投资某个赛道有哪些“微词”,有一点毋庸置疑,资本出没的地方,一定是存在市场需求的地方。
根据2020年全球健康研究所(GWI)发布的研究报告《定义精神健康经济》显示,全球心理健康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210亿美元的规模。如果针对中国市场,许多业内人士给出了一个大概的范围:3000亿元级。
3000亿元,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空间足够滋长出耀眼的独角兽或者明星项目。
而为什么说这个赛道已经变成一条刚需赛道?
《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的调研数据十分触目惊心:中国心理健康的人群仅占10.3%,处于心理亚健康及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的人群分别占比76.3%、16.1%。
按照这个数据,10个人里面,也许只有一个能被视为心理健康。
不光如此,心理健康还是一个边界十分模糊的领域,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近两年消费项目的热门标签。比如近一年来大火的功能食品赛道里,“解压”、“缓解睡眠”等功效被着重强调。
那么如果要将精神/心理健康赛道划分具体领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精神科诊疗领域、心理咨询领域、缓解心理情绪领域。这三个领域,无论哪一个都不是一个小赛道。
精神科诊疗领域,首先光说中国确诊的抑郁症患者就高达9500万人次,在如此之高的患者人数下,只有5%得到了治疗;其中年轻群体、孕妇及产后妇女、老年人处于抑郁症发病的高峰期。
其次,中国的精神障碍患者数量也达到2.5亿人,总患病率高达17.5%。
因此,当好心情、昭阳医生能够在2021下半年获得分别2亿、数亿元的投资,就显得十分顺理成章。
而谈到缓解心理情绪领域,它应该是今年除去互联网精神诊疗之外,最被资本青睐的赛道。
2021年8月,精神健康品牌FLOW冥想获得了由Evolve Ventures和光速中国共同领投的数百万美元天使融资;Evolve Ventures创始人邵亦波亦在7月投资了另一个冥想+正念平台Heartly lab。
投资人给出的投资逻辑十分归璞:“人们从心底呼唤心灵的宁静”、市场和用户需要被“带来更多对生活、对生命的美好想象”。
如果对标美国市场的话,则不难想象为何投资人更偏好这类项目。比如欧美两大明星冥想app Calm和Headspace都已经达到了20亿美金的估值。
另外投中网独家获悉,目前市场里已经有不止一家机构决定投资专注冥想类的项目;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将会完成交割。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