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会绝境重生吗?
“五环外”、“补贴”,两个关键词伴随着趣头条曾经的狂飙式发展。 “五环外”,是跳脱互联网企业在一、二线城市的竞争场域,打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2018年,拼多多与趣头条先后上市,将下沉市场的潜在力量,推向台前。庞大的潜在用户市场、低廉的获客成本,帮助两家企业在两三年间,迅速成长。 “补贴”,详细来说是趣头条打出的直接且独特的现金激励战术。一方面以个人赚金币,拉动用户活跃度,另一方面,通过社交裂变,帮助平台实现快速拉新。据QuestMobile(简称QM)数据显示,2018年7月,上市的两个月前,趣头条APP月活跃用户数突破5000万,同比增长超300%。 但一路狂飙猛进的趣头条如今却画风突变,进入了平稳增长。是下沉市场不行了,还是钱“不够烧了”? 从Mob研究院给的数据来看,近两年来,下沉市场用户规模已达到近7亿,日均使用时长高于5小时,并在今年3月份,首次突破6小时。相较于一二线城市流量见顶,下沉市场扛起流量和时长增长的大旗,这块流量洼地也引来了互联网巨头们竞相挖掘。 今年3月,淘宝一改防卫姿态,正式推出淘宝特价版,相关数据显示618期间,特价版一天净增100万新注册用户。以低价商品、现金返利等措施,对标拼多多,抢占电商下沉市场。 而内容市场的下沉更为激烈。趣头条金币激励模式已被多家资讯平台效仿。今日头条极速版、淘新闻、中青看点纷纷“撒币”,抢夺用户。与此同时,快手和抖音相继以极速版形式,将金币激励模式引入短视频,进一步瓜分下沉市场用户在线时长,QM数据显示,快手极速版上线一年多时间,月活净增规模已经超过1亿。 伴随头部企业的迅速布局,凭借其资源与技术支撑,迅速占有市场份额,以趣头条为代表的部分公司,虽然抢占了先发优势,但要持续保持在五环外疾驰,并非易事。 互联网的本质是流量生意,对于草根企业而言,要在红海市场中找到立足之地,首先得获取足够大的用户规模,以及找到行之有效的商业化方式。商业江湖是幸存者偏差游戏,提升产品力和技术实力均以活下来为前提。 早期的趣头条,基于社交裂变和金币模式快速攫取彼时下沉市场巨大的流量红利,这为趣头条赖以生存的广告营收提供了保障。 资本市场向来垂青高增长的公司,对于尚未在高速增长过程做好内功修炼的趣头条而言,激进发展也埋下了一些隐患。支持增长的前提是“买量+补贴”,但获取的用户却因内容本身吸引力不足而流失,若要维持高增长,“烧钱”的量级将会有增无减,财务包袱日益加重,高增长故事背后,盈利预期也被推迟。截至2019年第四季度,调整后运营亏损达4.75亿元。 难以回避的现实压力是,金币驱动虽然可以快速激活用户,但内容与技术护城河不够坚固,尚未形成足够高的用户忠诚度,一旦其他巨头企业重金开战,用户迁移可能性很大。因此,加固护城河的方式必须要回归内容建设,让用户真正做到为内容而来、为内容而留,调高内容本身在增长模型中的权重。 2020年,趣头条提出的战略目标是深耕内容,以及冲刺盈亏平衡。在内容建设上的逻辑是,打压甚至清理低质创作者,降低金币因素对用户的干扰,筛选出不同用户的差异化内容需求,再通过算法调优,找出平台上真正能满足用户需求的生产者。但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一部分纯金币驱动用户长时间薅不到“羊毛”,必然选择离开,平台用户数据会损失。 从财务状况看,趣头条近几季度的亏损已呈现出连续收窄趋势,在趣头条刚刚公布的二季报中,调整后运营亏损仅为1.41亿元,同比减少3.67亿元,运营亏损率也降至历史最低水平9.8%。这主要得益于成本优化以及市场费用控制,尤其是金币成本上的控制。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