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在便利店脱单
当“母单”们还在苦思冥想脱单办法,因为去了一个全是同性的局而愤愤“又白跑一趟”(《脱口秀大会》何广智语)。那些善于恋爱的人,在哪都能脱单,并且全世界都想推他们一把。
线上就不用说了,有媒体统计,陌生人社交APP近10年内融资474起,披露总金额292.99亿元;线下的公园相亲角则是父母们的乐园,总怀疑再这样下去长辈们看对眼的几率比子女相亲成功还大。
牛不喝水强按头。这个事儿要成吧,你还是得调动当事人的积极性,比如最近在城市中兴起的脱单便利店。
别误会,不是那种两个人同时伸手去拿店里最后一瓶二锅头的浪漫情节。是只需9.9元就可与心仪的ta展开一段漂流瓶式爱情,据说,保证每个瓶子里都是“真人”。
虽然怎么看都只是把线上的相亲服务又搬到了线下,效率低了、收费还高了。但便利店老板对硬糖君言之凿凿,开店一个月就成功撮合5对。
当代年轻人,就这样一面反感拒绝父母在公园将自己“挂牌”展示、包办婚姻;一面满怀憧憬将个人资料在便利店“挂牌”,期待恋爱。
“卖人”的便利店
2021上半年,脱单便利店在成都、上海、济南等城市率先出现,并成为潮流青年们的新一站打卡地。硬糖君有位常年单身的朋友(真的是一位朋友),为此连发多条朋友圈感慨脱单有望,迫不及待相邀同行。
和商场中的其他网红展览类似,想进脱单便利店,先要花39.9元买门票。看店门口人头攒动的盛况,谁还敢说当代年轻人不想谈恋爱。
店内空间不大,走时下流行的ins风,最吸引注意力的是一整面“漂流瓶脱单墙”。依照12星座被分为365个小格,每个格间里都有数目不等的漂流瓶。透过瓶身,可以看到瓶子主人的一些简单标签,比如“暖男”“文艺范儿”“喜欢宠物”以及出生日期。
图片
店员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脱单瓶与邂逅小纸条。按照性别不同,男生拿到的瓶子是白色,女生则是粉色,如果是LGBT人群,则会获得彩虹色瓶子。在邂逅小纸条上留下包括微信、生日、择偶标准、个人爱好、工作信息以及验证暗号等详细信息,之后塞入瓶中,再放入自己生日对应的格子,就算是大功告成。
脱单墙前,三五成群地站着仔细挑选另一半的男女,有点翻牌子那意思。“水瓶男太优柔寡断了”“双子盛产渣男渣女”“00后太小了,还是换个95后吧”。
伴随着周围人的窃窃私语,通过出生日期与标签,硬糖君的朋友完成了初筛,选中一只94年漂流瓶准备开启浪漫之旅。
需要注意的是,39.9元的门票提供的只是入场及留下个人信息的资格,想要获取心仪对象的联系方式,则需要再花9.9元购买。付款后打开漂流瓶,加对方微信并在验证消息一栏留下邂逅小纸条上的暗号,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等待对方通过验证。
很难说这种线下交友是不是就比线上靠谱。事实上,在线上相亲平台普遍采用了资料审核制的时代,便利店并不会对客人留下的信息进行核实,良缘与否全靠自己判断把握。硬糖君朋友第一次选中的瓶中人,留下的就是假信息,微信根本查无此人。出现这种情况,店家也不会提供免费更换服务,只能自认倒霉再买一个。
另外9.9元购买的只是信息获取权。在记住对方联系方式后,还要将邂逅纸条塞回瓶中放归原位,等待下一波翻牌子的人。如果顾客牵手成功或者通过其他途径找到了另一半,则可以通知店家下架自己的漂流瓶。
或许是节假日的原因,我们去的这家店生意相当火爆。传说中宜室宜家的巨蟹座、刚柔并济的狮子座以及活力四射的射手座等热门星座区,漂流瓶最为抢手。从性别来看,来到便利店寻求脱单的以女孩子居多,且多为几个闺蜜组团脱单。
与其他客人攀谈中硬糖君发现,店内顾客多为95后-00后,以大学生居多,还有不少人并不是单身狗,是来帮朋友找真爱的。
除了男女比例悬殊,在脱单便利店中,男女的消费方式也大不同。女孩子往往结伴而来,几个闺蜜凑在一起精挑细选出幸运男嘉宾;男生则多是一个人,一口气挑好几个瓶子,走广撒网路线。
真爱只要九块九?
比起世纪佳缘、百合网动辄大几千的线下红娘服务,加上门票还不到50块的脱单便利店倒确实不贵,网上也有不少成功顾客的现身说法。但脱单这件事,就像硬糖君开头说的,能成功的人,穿拖鞋出去倒个垃圾都能遇到真爱。
硬糖君的朋友在重新购买漂流瓶后,隔了几个小时终于成功加上心仪对象微信。“刚加上没聊几句微信,他视频就打来了。”虽然不是照骗,但对方的做法还是让她有点别扭。
打过视频后,对方的热情明显高了不少,秒回信息不说,在确认两人住得不远后,立刻提出“明天晚上我没事,要不出来吃个饭喝杯酒吧”。朋友提出进一步了解后再见面,对方回了个“哦”,就没了动静。
硬糖君朋友的遭遇并非个例。从其他社交平台的反馈来看,脱单便利店固然为都市单身青年提供了一种新潮交友方式,但因收费门槛低,也吸引了不少别有用心的人。其中最多的,就是以恋爱为名、行约炮之实的海王们。
“姐妹们,劝大家谨慎点,我前后加了三个男生,都是一上来就说自己有对象,摆明了想约的”“加了个小哥哥,聊了聊觉得不合适,他扭头给我推荐起保险来,这是做不成恋人就要做客户的意思吗”。
还有更恶劣的,把脱单便利店当成了报复他人的手段。有网友表示,自己突然收到大量微信加好友信息,且验证消息极为不堪入目。感觉不对劲的她询问才知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留在了脱单便利店。虽然后续店家将她的漂流瓶下架销毁,但其生活还是受到了影响。
当然那都是极端情况。一位已经多次来便利店消费的女生告诉硬糖君,她其实对脱单并没太多期待,只是希望以这种方式认识同好。
“抱着找对象的心态来就比较容易崩,如果把它当一种新交友方式就不一样了。而且写邂逅纸条装瓶的过程特别有仪式感。”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