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在便利店脱单
生性羞涩的她,在现实中朋友并不多,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异性交流。而通过脱单便利店,简单筛选就可以定向找到谈得来的异性。“就算是骗人的,删好友就行了,反正9.9也不贵。”嗯,国人“来都来了”的处世哲学,在脱单便利店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也有女孩告诉硬糖君,自己是盲盒重度爱好者,漂流瓶交友的方式其实也很像拆盲盒,所以让人上瘾。“就和盲盒一样啊,拆到不喜欢的闲置就好了,万一拆到隐藏款不就赚了。”
脱单便利店的运营者们,则把自己定位为“社恐患者交流场”。脱单便利店老板表示,因为自己是个资深社恐,生活中朋友很少,所以才想到了以线下漂流瓶的方式提供交友服务。
本质上,脱单便利店与人民公园摆摊、世纪佳缘挂牌并无区别,甚至没有父母、平台进行前期筛选、资料审核,遇到骗子的可能性更大。不过,谁让这种脱单方式戳中了年轻人寻求刺激、热爱仪式感的心呢。
盲盒+脱单=上头?
艾媒咨询《2021上半年中国移动社交行业研究报告》,预计中国2021年成年单身人口将达到2.5亿左右。有需求就有商机,有人声称经营脱单便利店3个月赚了400万,但硬糖君不太信,显然资本市场也不信。
脱单便利店存在信息风险、变现模式也不够明朗、护城河太低等问题,导致资本市场对这一新兴事物保持观望态度:“太早期了,还是要再等等看。”
有意思的是,几乎所有脱单便利店都与失恋博物馆“捆绑销售”,二者似乎出自同一加盟品牌。2019年下半年,一度全国开花的失恋博物馆因变现模式单一显出颓势,数家门店关张大吉,门头一换又变成了脱单便利店。这大概也是资本市场对脱单便利店不看好的一个原因。
资本市场保持观望,但并不影响其围绕着Z世代的脱单需求的衍生出诸多玩法。
下沉一点的,是街头摆摊式脱单盲盒。没有门票,一个盲盒一块钱,基本信息只有微信号,能加到什么样的人全凭运气。脱单盲盒没有场地限制,多为大学生或职场新鲜人的创业试水选择。
实在点儿的是脱单小火锅。男女各自吃火锅,就餐区之间有一层纸作为隔断。双方可以边吃边聊,如果觉得投契,就撕开中间的隔断纸,一睹对方真容。
捅破窗户纸的脱单小火锅
此外一些甜品店、奶茶店嗅到了商机,也推出漂流瓶服务,店内消费即可随意获得一个漂流瓶的开启资格。
另外,和时下网红店类似,脱单便利店除了提供盲盒式交友服务外,本身也是一处沉浸式打卡的所在。
一般来说,脱单便利店都搭配着其他网红展览,且有照片墙、磁带墙等网红场景供客人拍照。在与脱单便利店有关的笔记中,“出片率高”是个高频词。即使没有交友需求的人,也可能因“出片”来便利店打卡。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