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败屡战的蘑菇街 “All in 直播电商”还有重生机会吗?
如果票选今年电商行业的年度事件,那么直播电商大爆发将毫无悬念地入选。大家都预见了直播电商的大好前景,却谁也没想到它会以如此迅猛的势头崛起。其中变数自然是疫情这只黑天鹅,直播电商因此乘风而上,成为零售商业最热的风口。 阿里、京东、拼多多等巨头自不消说,苏宁、国美等中小电商平台也悉数入局,时不时在朋友圈刷屏,或在资讯平台大打宣传战,怒刷存在感。 然而这股大潮中,有一个平台的名字却迷失了,似乎已经不在人们的视野之内。蘑菇街,这个曾经的直播电商开拓者,一度迎来了重生希望,却在风口来临之际消失。 从开拓者变成失落者,这些年蘑菇街到底做错了什么?屡败屡战的它,未来还有振兴的机会吗? 起个大早却赶了晚集的,可不止是直播电商 说到517吃货节,很多人都会想到美团或饿了么。事实上它们都不是首创者,真正的首创者是百度糯米,只是因为影响日益式微被大家遗忘了。直播电商也与此类似,通常业内往往会认为淘宝是国内直播电商的鼻祖,其实蘑菇街比它还要早。 早在2016年3月,蘑菇街就上线了视频直播功能,开始扶持旗下网红直播艺人的孵化和经纪业务。而阿里是在2016年4月21日推出淘宝直播,借papi酱的拍卖活动向外亮相。当时,包括电商平台和短视频平台都尚未涉足直播带货,称蘑菇街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并不为过。 令人欣喜的是,蘑菇街的直播带货正入佳境,为自己带来了活力。据一位曾在蘑菇街就职的朋友说,直播电商上线对蘑菇街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成交和营收双双上涨明显。内部甚至一度乐观地认为,蘑菇街将迎来自己的第二个春天。 2018年12月6日,借助着直播电商的话题,历经折磨的蘑菇街终于成功在美上市。2019年2月25日,蘑菇街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2019财年Q3,蘑菇街实现营收3.672亿元,同比增20.3%;净亏损4220万元,上年同期亏损1.561亿元。营收增长而亏损大幅收窄,形势看起来还不错。 蘑菇街押宝直播电商,似乎也确实押对了。有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内的直播电商发展迅速,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200亿增长至在2019年的4400亿元。短短三年间,翻了4倍还多,去年的同比增速高达214%。 然而蘑菇街所谓第二春,只是一厢情愿的表象。直播电商上线带来的只是短暂的繁华,并没有形成可持续增长。在阿里、京东的带动下,各综合电商、跨境电商、母婴电商也随后纷纷进入赛道。直播电商作为蘑菇街的特色不复存在,而它供应链和服务的短板再次暴露出来,渐渐地失去了对用户的吸引力。 上市也只是蘑菇街难得的高光时刻,没有能给它带来转机。自2019年Q2开始,蘑菇街便陷入到营收萎缩的困境之中,一直到现在。与直播电商行业的高歌猛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业绩不佳带来了股价的连续下跌,蘑菇街的总市值一度跌破1亿美元,较峰值时期低了九成多。 进入7月以来,随着大盘行情的好转,蘑菇街才迎来了股价回升。截止于北京时间2020年7月29日本文发稿,蘑菇街的股价为2.28美元,市值为2.44亿美元。而早在2012年10月蘑菇街完成B+轮融资时,其估值便高达2亿美元。8年时间,又回到了原点。 蘑菇街在直播电商上高开低走,可谓是起个大早却赶了晚集。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阿里、京东、快手们收果子,个中的滋味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起大早却赶了晚集,甚至空手而归,于蘑菇街而言并非首次,早在此前便有过多次类似的经历。 2014年,蘑菇街率先提出“海外买手”的概念,因为供应链未完全打通,加上购物流程过于繁琐,在尝试几个月后最终废弃。蘑菇街退出没多久海淘兴起,网易考拉、洋码头做得风生水起。 蘑菇街在转型电商平台之初,就有人提议可以去帮助一些大品牌处理尾货,但提交到决策层讨论却没能通过。后来唯品会高举大旗横空出世,独享了品牌特卖的风口。后来借社交电商风口的爱库存,估值也达到30多亿元。 甚至连内容这块传统优势领域,蘑菇街也拱手将市场让给了什么值得买和小红书。 就这样,曾经也阔过的蘑菇街,一步步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两大致命败因:策略摇摆、丧失内容核心竞争力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于蘑菇街的衰败也可能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近年来蘑菇街逐渐走向衰败,最主要是存在着两大致命因素: 1 、策略不足:摇摆和短视 自创建以来,蘑菇街便不断在调整策略,从创业时的电商搜索工具,到消费社区、电商导购、女性垂直电商。2015年春天,蘑菇街又进行了第四次转型,变身为 B2C+C2C 的社会化电商——即复制淘宝。 如果加上后来的直播电商和MCN计划,蘑菇街的策略转型实际超过了4次。成立仅仅8年多时间就进行了多达五六次的策略转型,平均不到两年一次,如此多变令人吃惊。 通常而言,企业的长期策略至少在5-10年,甚至更长。除了2014年遭阿里封杀被迫转型外,其他几次都是蘑菇街的主动行为。如此频繁的转型,意味着企业一直不了解自己的定位,缺乏明确的长期发展策略。 蘑菇街的策略摇摆还体现在多元化上,它的新业务总是浅尝辄止。虽然可能先人一步看到市场先机,但却没有坚决执行,在受挫后便迅速退出。前文所述的跨境电商、品牌特卖,无一不是如此。 当然蘑菇街也可以将这些解释为策略性试错,发挥新业务不适合自己就快速止损。但在外界看来,蘑菇街的这种表现就是严重的策略摇摆。策略摇摆最大的问题是严重缺乏效率,不但消耗了大量的资源,也挥霍了宝贵的时机。当竞争对手大步向前时,蘑菇街却在原地踏步甚至不进反退。 策略短视则是蘑菇街的另一个短板。只看到眼前的利益,缺乏更长远的视野和更大的格局。蘑菇街错过特卖电商的机会,便是例子。品牌尾货是个大市场,2013年前后国内刚刚起步,是很好的窗口期。可惜的是,这次蘑菇街甚至连一个摇摆的机会都没有给。 蘑菇街转型直播电商的初期比较成功,通过直播带货的模式创新,蘑菇街当时激活了大量沉寂老用户,迎来了难得的业务增长。然而它还是犯了策略短视的毛病,它只将重心放在激活老用户上,却忽视了新用户市场。直播带货,如此新颖、有趣的即时互动销售模式用来拉新,不香吗?当新鲜劲过了之后,被激活的老用户又重归沉寂,阶段性增长随即停止。直到快手、抖音借此大力开拓直播电商业务时,蘑菇街才意识到其中的市场价值。 2、 忽视内容建设,核心竞争力缺失。 在蘑菇街多次转型中,唯一成功的就是2012年从消费分享社区转型为导购平台。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