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通讯 > 正文

视频号小白入局技巧全拆解:如何从0到1个月播放量20万+

发布时间:2020-09-28 19:16:37 所属栏目:通讯 来源:互联网
导读:7月29日,我们发了第一条视频号,1个月的尝试:更新了18条视频,总播放量达20万+,上了2次热门推荐,平均播赞比2%以上;给团队转化到了几个大单~

7月29日,我们发了第一条视频号,1个月的尝试:更新了18条视频,总播放量达20万+,上了2次热门推荐,平均播赞比2%以上;给团队转化到了几个大单~

我们团队之前没做过短视频,0基础上阵,今天复盘分享一下从0开始做视频号,这一路上的迷茫、不断踩坑、迭代破局、收获果实,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和参考。

【本文整体框架】

1、ToB和ToC公司都适合做视频号吗?

2、账号定位和内容定位

3、如何把握选题的精准性和延展性

4、脚本撰写以及剪辑技巧

5、内容传播和导流运营

6、全文浓缩总结

01ToB和ToC公司都适合做视频号吗?

“视频”是信息传输方式的一种进化,之前公众号是“文字”的形式传播,18年公众号打开率/分享率下滑的时候,“条漫”却逆势而上(“图片”传递信息)。

今年公众号的几次大更新,都是让公众号发视频有更好的体验:转发到群是“卡片式”提高打开率,播放页底部推荐往期视频提高“打开率”,视频插入小程序跳转购物等等。

视频号小白入局技巧全拆解:如何从0到1个月播放量20万+

你看文字、图片时还需要手指上下翻动屏幕,才能让信息从屏幕传递到你眼睛、输入大脑;

但一滑到视频,自动播放、声音和画面自动钻入你眼睛和耳朵,“信息”传递更高效,这就是短视频平台的媒介特质。我记得淘宝从14年就开始在力推“详情页”视频化、有视频介绍的宝贝、搜索权重会更高;

再扯远一点就是“视频”还原了原始人类面对面交流的场景,从“画面”到“声音”,交付一种“场域”;

而“文字”是被发明出来传递信息、乃至延续文明“存档”的;

所谓人是视觉动物,万物皆会视频化、All in!

其次,视频号可以基于微信的“圈层效应”作为流量放大器 :转发视频到朋友圈,用户点开即进入视频号,用户点赞/转发后能带来和Ta同一圈层的精准用户。

同时视频号中引导新用户跳转文章添加个人号,形成裂变循环:个人号越多→视频播放量越高→越多人添加好友。

所以只要你冷启动的个人号上有精准的用户,通过“视频号”来传播你需要传递的“信息”,不仅更高效/转化率更高,还能撬动裂变更多的精准用户。

02账号定位和内容定位

在非内容驱动的公司做内容,很多时候讨论“如何做内容”的潜台词就是“内容怎么带来销售”,无时无刻不强调宣传的“品效合一”。

所以冷启动前、我们讨论最多的问题也是:

视频号怎么帮SaaS销售团队带来线索?如何通过视频号让更多人知道我 们(品宣)?

但对于探索“新业务”而言:最重要的是“信心”(团队内部/老板),信心来源于不断积累“小胜”。很多内容团队就是出发时背负了太多指标、又想要传播又想要转化,导致出师不利,得不到公司更多资源支持,就挂掉了。

所以初步试错时、最好是能先拆解:以前成功过的案例中的关键因素;例如抖音/快手刚起来的时候就很多做号团队、把微博/知乎上火过的文字段子拍成视频依旧能再火一遍;一个流量体兴起的时候都有“再做一遍”的红利~

我们的ToB用户中、有2.3万人付费加入的「每日运营案例库」知识星球每天在看我们的运营案例拆解。把这个“文字时代”就已经成功的“产品”视频化、就是我们的第一个栏目。

于是我们第一条视频的素材就选了「每日运营案例库」中《喜姐炸串》的引流获客案例,不出意料获得了2万+的播放量(文字版的才1000多阅读)。

这给我们打了一剂兴奋剂,因为它验证了一点:案例的视频化是可行的,我们的能力圈足以形成视频号的“安全圈”。

视频号小白入局技巧全拆解:如何从0到1个月播放量20万+

在做账号定位时 ,刚开始我在犹豫是用“零一裂变”或者“运营深度精选”来开号,还是以大雪的“个人形象”打造IP(大雪当时是有一些害羞和犹豫的)。

问了鉴锋,他当时直接定下来让我们以大雪名字开账号,他认为微信是基于社交关系链,一个有“温度”的人更容易和用户拉近距离建立信任,而不是一个“公司”。

基于对“人“的信任,延展出来对品牌的好感,是更为 牢固的。

同时,建立一个“个人品牌”比“公司品牌”所需的成本更低、时间更短;

用户因为信任有趣且专业的大雪、进而愿意找她合作业务(信任公司),对一个需要兼顾“短期转化”的创业公司来说、是最好的选择。(知识点延展看《信任的速度》这本书)

“人”是有多样性的、用户天然就喜欢新鲜感,只要你的核心价值观不发生太大偏差、“内容栏目”能够有无数种的试错可能性。

另外就是交流过程中,鉴锋认为在微信生态、用户需求是被激发的 :不像你上淘系APP,有某个固定的需求、上去搜索比价看评论下单,你在刷朋友圈看到朋友发好吃的、你问哪里买、朋友给你链接你就下单了,你关注的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图文并茂的商品、看完你就顺手下单了。

所以当我们的案例/玩法的视频、能更高频的出现在用户的视野当中,用户的需求更大概率会在我们这里释放。同样是日更视频又起到“重复”的作用(建立品牌)。

不像ToC场景,我们用户是ToB人群,一个企业的决策者如果想要找一个活动方案、服务商时更多是百度搜索、朋友圈问、朋友转介绍,几乎没有人是在抖音、视频号上搜内容来获得答案(用户习惯)。

想通过一类视频同时达到转化、和传播的任务,显然是不太可能的一件事;

一般转化用户需要“干货”、凸显你的专业度,而调动用户分享、则需要的是提供“谈资”,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社交货币“。

所以前面提到的“案例拆解”内容、只能用来转化我们存量个人号上的好友,要想拉新、就得有“传播”类的内容:如何让用户点赞我们的视频号?让用户分享我们的视频号?

目前我初步总结的是:视频号内的“点赞”行为、需要的“用户认同感”是所有平台中最强的,基本就是对于视频作为“社交货币”的认可。

举个例子:我点赞的了这个视频,我要告诉你们知道我看的这个视频内容多么出色,我是在摄取多么优质有用/有品味的信息,朋友们你们看到了吗?和公众号的“在看”,有一些相似之处。

当然这块我也还没有完全想明白、简单带过。回到正题,做好定位之后、具体怎么选题才能兼具干货与传播度呢?要侧重哪里?如何拿捏?

03如何把握选题的精准性和延展性

老规矩:“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批量拆解已经做到90分的人是怎么做到、有哪些规律可以借鉴。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