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始祖易果生鲜破产重组 抱天猫大腿居然也玩儿完
这场矛盾以小程序下线、滴滴高管全体离职告终。敏感的投资人们从中嗅到了火药味。2018年初,ofo的早期投资人李立收到一封邮件,心情“彻底无语了”。邮件中告知:ofo早期股东朱啸虎已将手上股份及一票否决权转让给阿里,包括李立在内的所有投资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阿里将有能力在ofo的重大决策上与滴滴分庭抗礼,而两者的阵营决定了谁都不会允许对方成为最后的赢家。“阿里入局的那一刻,这个事情就没法做了。我们都看到了结局。” 这样的长线矛盾,在2018年11月中下旬达到了顶点。 当时,突然有媒体曝出ofo和摩拜挪用用户巨额押金,ofo资金突然紧张,不得不求助股东增资。ofo不得已向阿里和蚂蚁金服发起紧急借款,然而滴滴动用一票否决权拒绝在ofo的融资文件上签字。与此同时,滴滴还上线了自营单车品牌青桔,并花钱买下小蓝单车的运营权。对于ofo而言,曾经背靠的大腿,居然站到了竞争的对立面。 这当然不是滴滴的第一选择。众所周知,滴滴曾至少3次对ofo提出收购,但都在关键一步遭到ofo创始人戴威的否决。 “戴威很早就表达过类似的意思:滴滴终究还是靠不住,如果能抱上阿里的大腿就好了。”有滴滴员工说。 但ofo之所以迅速陨落,恰好是多巨头的入局让局面越来越复杂,要知道,对于中国互联网圈的创业者而言,有一条公认的常识:不要同时接受来自腾讯、阿里或百度其中两家(或以上)的投资。 被寄予厚望的独角兽大腿滴滴也让戴威失望满满,投资人李立曾听戴威亲口总结了一番感悟:“当大佬对你很热情的时候,你可能真的觉得自己很牛逼,大佬给你的许诺你都会相信。但这事难是难在什么地方呢,当大佬翻脸的时候你是找不到他人的。” 程维和戴威的矛盾在于,滴滴对共享单车这条赛道主导权的渴望,和戴威渴望让ofo独立发展的欲望和梦想,格格不入。无论是与摩拜的合并,还是其后的融资、重组安排,ofo创始团队都没有按照滴滴的意志推进。 大腿虽好,但贪多可嚼不烂。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