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点名批评:阿卡索、哒哒英语的“隐秘角落”
一对一与互联网的网络效应、规模效应天然的相悖离。随着用户的增加,带来更多的用户,从而使得产品或者服务有了更大的价值,对增长产生飞轮效应,亚马逊就是典型案例,通过网络效应推动用户量增长,在此基础上提高转化成本完成用户留存,再建立规模化、经济化的业务。 而与一对一相对应的是规模不经济,这一点51Talk最有代表性,规模不经济媒体贴在其身上的标签,成立十年,今年才开始盈利,金额只有500万元,尽管盈利了,但也并未证明能持续盈利。 一对一这么难盈利,企业图啥了?一对一虽然盈利难,教学质量却非常高,另外,一对一成本高,也并非无解。 一定要想清楚是做剃须刀(LTV,生命周期总价值),还是电冰箱(CAC,用户获取成本)的生意。 这两个生意很多具体操作是交融的,但本质不一样。剃须刀的生意,就是看中一个客户的长期价值,第一次生意不追求赚钱,甚至是亏钱的,但是依靠长期卖刀片的生意,把利润做高做大。打印机生意同理。 对于一对一来讲,模式重,通过产品矩阵解决流量成本是一个不错的方向,扩大服务种类,将流量充分挖掘变现,提高转化率、提高续费率做高LTV还是一个方向。 对于阿卡索来讲,想要解决一对一的规模不经济问题,就要看第三类护城河。 三是转换成本高,以致于即便市场上出现了类似产品,用户仍然不愿意迁移过去。 规模不经济的顽疾解决与否和用户的转换成本息息相关。 转换与否的关键还是要看内容质量,而非强制性、人为干预式的退费难来栓住用户。 央视《经济新闻联播》报道:央视记者在一些投诉平台中也发现,有用户投诉称在卡索购买了4088元180节课的套餐,因不满意教学效果要求退费,得到阿卡索的回复是“扣除50%学费+300建档费”。而该投诉用户称“购课前咨询(阿卡索)销售只说不满意7天内能退费,从未告知需要扣除巨额退课费”。 交费容易退费难,故意增加客户转换成本,也算是“另类的”铸就企业护城河的办法了。 更另类的还在后面,一般央视级媒体报道,企业都是立即认错,更极端的如趣头条,今年的315还没爆料什么事了,趣头条这边道歉就已经出来了,而这次阿卡索却直呼:“央视报道与事实不符”。 剧情反转:窦娥冤还是罗生门? 事出反常必有妖,阿卡索的回应真是窦娥冤还是故意把水搅浑的罗生门? 1 权威媒体的报道也并非事实的全部 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 权威媒体也并非反应的全是真相或者说是真相的全部。比如,前阵子某报所报道的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病毒。 据央视报道,一位购买了360节课时的家长秦女士提供的课堂视频显示,一名外教在25分钟的课堂中迟到19分钟;另一位外教在进入课堂后还在玩手机,同时课程中间发生黑屏掉线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上课质量。 阿卡索表示,在媒体报道后,第一时间从第三方上课系统提供方ClassIn调取了媒体报道的“外教上课玩手机”的课程完整视频。根据调取的视频,事实情况是:该名老师提前进入教室,在等待学生上课过程中,看了手机,但在课程开始前三分钟放下手机,并开始准备给学生开课。 在互联网江湖(ID:VIPIT1)看来,阿卡索既然拿出来了完整视频,那么央视的报道不排除断章取义的可能性,也或许是对于购买了360节课时的家长秦女士提供的课堂视频的视频审核不到位。 另外即便央视报道为事实的全部,但抽样调查一个老师不能代表整体,任何一个教育机构都会有几个害群之马,不能以偏概全。行业竞争这么大,稍微有点名气的教育平台,这点最基本的服务意识还是有的。 2 师资证书是个大问题,强行狡辩下的闹剧 在阿卡索APP上,可以查询到外教资质证书。但令家长质疑的是,在阿卡索公布的平台外教资质证书上,教师名字的位置被打上马赛克。对此,阿卡索的工作人员称,打马赛克的位置是老师的名字,打马赛克是由于教师的个人隐私应受到保护。 央视记者发现,阿卡索提供的上述证书显示,颁发单位为深圳阿卡索信息公司。多名家长也因此质疑外教资质证书权威性。针对质疑,阿卡索工作人员的回应含糊其辞,称看不懂英文、不清楚证书由哪里颁发。 央视记者调查发现,根据Ascentis官网显示,其所能提供的资格证书认证服务中,并不包括TESOL证书。同时,记者将阿卡索外教证书发送至Ascentis上级机构——英国资格验证和考试管理办公室,对方明确回复阿卡索平台所展示的外教资质证书并不受其监管。 该新闻曝光后,阿卡索方面对中国网科技频道表示道:公司外教所持TESOL证书,由Ascentis机构考核及认证,受英国OFQUAL(即英国资格认证和考试管理办公室)监管。在英国OFQUAL的官网上,查询到Ascentis机构监管认证备案号。在TESOL证书出现公司名称是经过向Ascentis机构申请,避免外教老师在取得证书后被竞争机构所使用。 英国资格验证和考试管理办公室,都已经明确回复央视记者,阿卡索平台所展示的外教资质证书并不受其监管。对于阿卡索的回应,互联网江湖(ID:VIPIT1)团队表示很不理解,再强行反驳还有什么意义?央视的报道可能会存在有偏差的地方,但是这种基本信息的确认,对于权威媒体来讲,还是轻车熟路的,英国资格验证和考试管理办公室也没必要从中间倒把。 那么阿卡索为什么要把水搅浑,不承认师资证书问题那?或许是因为外教资质是公司的生命线,这个招牌一旦出现裂纹,背后意味着公司商业模式、护城河的土崩瓦解。 当然了,即便证书为真的,其实也是个营销道具,内容才是第一位,将重心放在证书资质的宣传上,不如在内容上多下功夫,用户凭着证书来报的名,但是上课不是直播看证书,而是直播看教学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阿卡索即使外教证书资质有问题,只要是教学内容好,外教水平过硬,也不该被无脑式的指责,全盘式否定。 市面上不少所谓的打着外教旗号的公司,都有着外教迷恋,起个洋名字,弄个假证书,摇身一变就成了国际教育机构,收割着一波又一波的韭菜。 对于家长们来讲,外教机构的证书水太深,少看证书,多听听周围人的真实评价,或许才能在报班的路上少走些弯路。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