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优腾”连年亏损难盈利,视频付费需要新的增长点
事实上,内容免费这招一直屡试不爽,现在抖音就还用免费观看热门影片来为自己拉新。为了跳过广告,部分消费者成了最早的一批视频网站会员。对于当时光投入、难见钱的视频网站来说,这块业务收入可谓弥足珍贵,于是纷纷将精力放在上面。随后,付费会员群体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视频网站的重要收入之一。 这种以去广告为主要权益诉求的做法,初期见效很快,但久而久之其副作用就显现出来了。用户对于广告的容忍度极低,导致视频网站的广告收入急剧下降。所以才出现了前面提到爱奇艺的尴尬处境——当其他移动App广告收入暴涨时它们却一直在下跌。它们不是不想转身去讨好广告主,只是担心用户会因此离自己而去。在眼前利益的巨大压力之下,它们无法承担用户离去的风险,最终选择站在会员收费这边。 因此,就成了我们看到的那样,“爱优腾”一再地在会员收费上开动脑筋以实现增收,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旧平台或可追风口,长短视频融合才是出路? 视频网站广告收入持续下滑,除了上述原因外,另一个原因则是短视频的兴起,将广告主的数字广告预算吸走了。 前面说过,当视频网站的广告收入一路下行时,抖音、快手的广告收入却一路高歌。显然,视频网站广告收入下滑,根本就不是什么大环境不佳的客观因素造成的,而是视频网站自身吸引力下降,广告主开始移情别恋。尽管爱奇艺的CEO龚宇一直对外强调长视频与短视频不同,但非常现实的问题是,抖音和快手越来越多地侵占了用户的使用时间。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关系,已经不以产品形态作为标准,而是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业务此消彼长的相关关系。 ▲在短视屏领域,爱奇艺于2019年1月正式上线好多视频 早在去年1月抖音推出多闪时,笔者就认为,它基本从社交梦中彻底退出,将自己明确定位为媒体。诞生大火之后,抖音的视频时长逐步地拉长,同时图片、直播等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实际它一直在向媒体的方向进化。当时我预测,抖音将从短视频到小视频再到长视频,从竖屏起家再回到传统横屏市场,最终成为YouTube式的全视频媒体。 以抖音、快手为首的短视频巨头与“爱优腾”等长视频网站的竞争,实际上早就开始了。摆在“爱优腾”面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是向奈飞或HBO学习,走特色化的内容平台之路;二是打不过就加入,在长视频的基础上增加短视频、小视频的品类,向全视频媒体转型。近年来,“爱优腾”都在发力自制内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制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内容短板,但比起奈飞和HBO仍非常遥远。自制内容需要消耗大量的现金和资源,必然承担着较大的风险。以目前“爱优腾”的巨亏现状来看,如何保证自制剧的质量吸引用户,从而不断为网站“造血”是关键。 此外,“爱优腾”也在尝试向短视屏视频靠拢。比如爱奇艺已经上线过至少三款短视频产品,分别是2018年5月推出的纳逗、2018年10月的姜饼,和去年1月曝光的好多视频,只是外界很少有人知晓。这些App增加的小视频入口,进入之后的产品设计和逻辑都与短视频App无异,希望以此来增加用户粘性。而改版后的优酷视频最大的改变在于短视频和社区化。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光有形式远远不够,还需要在产品和运营上全面发力。目前来看,“爱优腾”做得都不算太好,用户增长和使用时长等主要经营指标都与抖音、快手相差较大。不过,它们可以改进的空间极大,只要将内容生态做好,机会仍然存在。 结语 在争抢用户关注度上,“爱优腾”们必须承认自己已经落后。除了采用长短视频内容结合的方式,来满足用户需求、增强用户粘性外,更需要从广告投放机制和服务上考虑广告主的利益,帮助它们提高效率。否则,视频网站也将可能像电视台一样,坐视自己的广告业务快速流失。从广播被电视替代、电视被互联网反超的历史经验来看,广告主一旦转向新媒体,老媒体想逆转的可能性极小。 在短期内难以成长为奈飞和HBO的情况下,“爱优腾”患上会费依赖症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这很可能让它们陷入所谓成功的虚幻之中,而错失了宝贵的转型时机。 说明:本文首发《微型计算机》杂志,网发时略有调整 蚂蚁虫——科技自媒体、企业战略分析师,虎嗅、钛媒体、艾瑞等多家科技网站认证作者,曾入围2015年100位科技自媒体作者、2016年钛媒体10大年度作者、2016年品途网10大年度作者、2018年砍柴网年度作者、2019年驱动号年度作者,微信公众号:miniant-cn。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