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李彦宏之间的几件小事
离开百度10年了,有些记忆却越来越清晰,没有比在百度20周年的时候写下来更好的了,它们似乎也验证了李彦宏的某种“生而不同”。 最近,我和一些老百度人,收到了邀请,来观看一部关于百度的纪录片《二十度》,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大概是说二十度春秋,也可以理解为百度的梦想实现了20%,大概是不到1个小时的样子,我看到最后看完的人,不少人的眼角是潮润的,我也是。 令人难忘的是李彦宏描述自己对植物的喜爱,他说植物生长的慢但更有积累,似乎这是某种对百度的隐喻。 和其他公司丰富的视频宣传不同,一向在情感表达上“内敛”的百度太需要这样一支纪录片简单地向外界叙述下它的历史。这部纪录片来的很不容易,有大量真切的细节,甚至当年上市的录像都是找纳斯达克寻觅的,百度的“低调沉潜”更促进了我写这篇小文,因为毕竟还有一些小事,是片中不曾记录的。 与其他几位顶级的中国互联网奠基人不同的是,李彦宏内敛、低调,以至于外部对他的形象认知总是比较平淡。这几个小小的故事,可以更真切地看到,他作为普通的一个中国人的一面,这可能是我想把它们记录下来的原因。 中国茶 2005年的8月4日,李彦宏和百度CFO王湛生正在高盛的办公室开上市前最后的会议。当晚,发行价最后定在了27美元,发行4040402股。 “应该说这个定价比较符合李彦宏沉稳的作风,也比较符合我们对自己的判断”。到场的毕胜说,当时大家确实也没有想到股价会急速飚升到150美元。 8月5日早上,一批人从曼哈顿50街的皇宫酒店乘车前往高盛所在的One Newyork Plaza,李彦宏夫妇和另一拨人则从纽约公园大道上的丽兹饭店出发,早早就到了高盛。 这次他们都住在顶级的酒店,这在以前是从没有过的,可能是为了和上市这件事的重要性相符合。 高盛的会议室里有很多人,有一个美国老头,是最早给李彦宏投资60万美元启动百度的人。他乐呵呵地拿着一张纸,让所有的人写下自己对百度首日股价的猜测,说要打个赌。但没有人看到李彦宏写了多少。 纽约时间8月5日上午10:00左右,李彦宏夫妇、徐勇夫妇和王湛生在高盛总裁的陪同下来到了49楼的交易办公室。 很有意思的是,高盛派出负责百度首日交易的首席交易员,也同时是负责Google上市首日交易的那一位。 交易开始了。首席交易员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握着鼠标,当交易员报出35、37的时候,办公室里响起了第一次掌声,所有人都知道成功了。没想到没过多久,交易员嘴里又说出了42、45。这次的掌声倒是稀稀落落,大家都惊呆了,周围的人都围了上来。 毕胜在这时候看了一眼李彦宏,发现李彦宏流下了眼泪,再看看徐勇,徐勇也是泪流满面。 但报价还在不断上涨,“我看到那个交易员都吓坏了,他整个人都在发抖,声音在颤抖,手也在发抖,这时候他已经报出了72。”目击者说:“他这时候都反应不过来了,手都不受控制了,结果在11点35分的时候,第一笔交易完成,百度开盘价66美元,其实那时候报价已经超过70美元”。 虽然这群人里,最少的也是30多个小时没有睡着觉。但晚上六点半,大家还是赶到了BlueFin餐厅举行庆功酒宴。那天是高盛官方的酒会,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半,李彦宏的讲话最短,就说了一个词:谢谢。 酒宴结束之后,大家各回饭店休息,又都觉得睡不着。李彦宏也睡不着,他把其它几个人叫到丽兹饭店的大堂吧,继续开会。 服务生给他们推荐了好多种酒。这时候,李彦宏说,我们从中国来,还是喝点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吧,毕竟这也是中国企业的一次胜利。大家这时候该保持清醒,酒就不要喝了,喝茶,喝咱们中国的茶。 服务员去了很久,还是没有回来。大家奇怪起来,原来是找不到中国茶。最后,不愧是丽兹饭店,还真的翻了几个干巴巴的茶包出来。大家一泡一尝,是最普通的北京的茉莉花茶。 在这个一直开到晚上两点多钟的会上,李彦宏主要就讲了一件事:回国后尽快恢复状态,国内的工作要一切按部就班照常进行。” 很多人都记载过李彦宏的一些性格瞬间,比如拍桌子、摔手机,但在我看来那是极偶然,平静而有定力,是常态。 8月6日,李彦宏在丽兹饭店睡了一整天。 上网 我第一次和李彦宏吃饭,是在当时叫第三极的图书大厦里,一个叫“江南厨子”的中型餐厅。 当时,中关村还没有建起欧美汇,百度周边正经吃饭的地方不多。如果是高级招待、商务大宴,一般去辉煌国际的东海海鲜或者亢龙太子,但是太贵,吃的也不舒服。所以,李彦宏一般都是在理想国际底层的食堂吃饭,那里饭菜糟糕,环境也很乱。所幸市场副总裁梁冬是个善于发现的老饕,他找到这家“江南厨子”,价格适中、环境温馨,适合谈点事又不是那么正式。 记得那天梁冬点了翅汤浸包公鱼、酱干烧排骨、铜盆三宝花腩……后来这几个菜成了每次必点。 聊天的内容其实也很轻松,当时李彦宏比较不开心的是因为ES部门的裁撤,外界对百度舆论压力很大。而笔者之前刚好写了一篇关于网络暴力的文章,里面的一些观点,让他看了有些宽心,所以找我来聊聊。 别的话真的都记不起来了,就记得他反复问我一个问题:“你到底一天上几个小时的网?你作为一个很了解互联网的媒体人,你应该一天到晚都在上网吧?” 当时还没有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全天在线是不存在的,很多人在工作时上网,回家是不开电脑的。我据实以告:“我平时工作上网的时间很多了,在家里也要用网络工作。所以,偶尔有点机会能不上网,我就不上。我还是希望网络和生活有点距离。” 我想,那一定不是李彦宏最想听到的答案,因为他的眼神里有点惊讶、有点好奇,大概是好奇身边怎么还有人不爱上网,我听他喃喃的说:“怎么不是一有时间就上网啊,上网多好啊,我就一直上网。” 后来我听说,李彦宏只要不开会,基本都在上网。最极端的一次是,他住院要做个小手术,大概要住2-3天院,病房里是没有网线的。他坚持要上网,最后公司决定,临时给他装一条ISDN专线,拉到床头就可以用笔记本上网了。于是他就泡在医院里上了三天网。 后来我也发现了,他上网既不算完全工作,也不是完全休闲,而是一种沉浸,仿佛沉浸在那种环境里,人才可以思考,这是一种完全灵魂上的深深的沉浸,他可能是中国连续上网时间最长的人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彦宏是少有的真正把兴趣、能力和发展方向都协调统一起来的,也可能是他热爱这份事业的原因。 枣子 我加入百度一段时间以后,百度的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了。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