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掀抵制中国应用热潮,但想摆脱中国制造没那么容易
但是印度用户的态度未免过于偏激和冲动。 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产品出海是常态,许多国家都是互通有无,本质上和通商是一个道理,实在没必要如此激动。何况不少理智的印度网民表示全面抵制中国不可行,就在宝莱坞演员Arshad Warsi的推文下,有网友戏称:你先把手里“中国制造”的iPhone寄给我,这样就可以正式开始你的‘去中国化’大业了。 可见印度市场和中国制造已经紧密相连,中国的互联网产品早已成为印度用户的习惯,特别是经常被国外报道、一直占据下载榜首的TikTok,围绕其生产内容已成为很多印度人的“生计”,有了利益的牵扯,恐怕就更加离不开了。况且许多中国制造的应用的质量与本地化程度都很高,“曾经沧海难为水”,删除了这些中国应用,印度用户大概很难再找到可以替代的应用了。 况且就算删除了中国制造的应用,印度用户也不能轻易抛弃已经风靡的小米、华为、OV等中国手机。 最早进入印度的手机公司小米在2019年第三季度在海外市场收入创下新高。根据IDC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1260万台。此外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在2019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达到创纪录的4660万台,环比增长26.5%,其中小米、OPPO等中国手机品牌占领了印度将近70%的智能手机市场。 中国手机在印度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那些拥有中国资金背景的App。所以印度用户除非也抵制中国手机,才能彻底取得“删除中国应用”的“胜利”,但从印度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这几乎不可能。 当然此次的事件对于中国的互联网企业而言也是个教训。 在此之前,一些身在印度的中国应用中就出现过不雅和越界内容,包括女明星的性感照片,模仿不适宜歌曲的未成年以及衣着暴露的女性等,包括此次事件也是不当内容引发的。 对这些乱象中国企业应该引起重视,要加强对海外平台内容的监管,可以通过AI等技术手段加以实现。最大限度避免出现不当内容的出现,避免激化出海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才可能有更为顺利的发展。文/东方亦落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