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不仅帮人筹钱治病 还要帮人买药了
在健康保障方面,水滴已拥有了水滴互助、水滴筹、水滴保险商城三个业务板块,而此次推出的创新支付平台“好药付”,则是水滴进入健康服务领域的第一个滩头阵地。简单来说,水滴希望通过“好药付”,由医疗资金供给扩展到药品医疗的创新支付,进而延展到健康服务领域。 回看联合健康的成功因素,不外乎踩中了制度、时代与行业机遇。而今,水滴似乎也有机会复现联合健康的发展之路。 近年来,我国在商业保险发展、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健康保险管理等各方面的重磅利好政策,可谓层出不穷,且要求“到2025年,商业健康险的市场规模要达到2万亿元”;从用户角度看,一场新冠疫情加上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等诸多因素,显著提升了人们的保障意识。 除此之外,随着“好药付”这类创新型医疗支付方式的普及,与之适配的全新医疗服务模式也亟需建立。对水滴来说,这些自然都会带来极大助推。 不过,毕竟我国与美国不同,沈鹏认为“中国版的联合健康”可能不是一家公司,而是多方参与共创的一个共同体,更符合“联合”的定义。 / 04 / 健康保障领域的“拼多多” 对于国内市场,尤其是下沉市场,水滴早已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颇具中国特色的打法。 与美国相比,我国低线城市的保险普及率相当低,一方面自然有保险意识欠缺的问题,另一方面,传统保险保险产品价格普遍偏高更是阻碍。这意味着,最该需要保障的人群反而最缺乏保障。 水滴早已找到了叩开这一巨大潜在市场的钥匙。 如果说水滴筹用户朋友圈筹款与拼多多颇为相似,都是通过社交形成裂变,带来最大规模化效应,为低线城市与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救助手段,那么水滴互助就是为这些人群打造的一个廉价版的保障,而水滴保险商城则为他们定制了诸多高性价比的普惠保险产品。 比如,过去的医疗险往往不允许61-80岁的老人首次投保,而水滴联合保险公司推出了“水滴老年医疗险";很多商业健康险拒保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群体,水滴也有专门的"水滴无忧甲状腺保险"。 当然,能做到“人无我有”,也从侧面证明了水滴本身的规模效应带来的博弈能力。 除在下沉市场以裂变手法与普惠产品占领增量市场之外,对科技的深度应用也是水滴特色打法中的关键一环。比如今年,水滴成立了医疗数据中心,它依托专业疾病知识库,应用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等技术处理患者疾病信息,并由医学专业人士完成数据质检,实现数据深度结构化,从而成为水滴利用医疗大数据加入行业融合,打通“医—药—险”链条的核心能力之一。 近日,有消息称水滴计划将于2021年第一季度正式赴美IPO,募资规模预计为5亿美元左右,高盛、美银等将担任联席主承销商。此前,彭博社也曾报道水滴正以40~60亿美元的估值寻求上市,水滴公司一直不予置评。 有极端观点认为,水滴打着公益的旗号做着商业的生意,盈利和上市都让人无法接受。但事实上,在去年年底的扫楼风波中,水滴已经再三澄清,水滴筹是免费筹款工具,并非是公益,再者,水滴确实通过自身独特的商业模式,帮助了许多经济困难的大病患者,解决了医疗资金的问题。 马云谈及社会责任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要用商业手法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社会责任必须融合在一起。”沈鹏也在一封公开信中表示,“从诞生第一天起,我们就是为了解决一个社会问题出现的,我们聚焦互联网大健康保险保障领域,希望为广大网民提供事前保险保障的同时,也能够为他们提供患病后的救助。这正是我们在探索与追寻的商业本质,我们的商业模式里面就有社会价值在。” 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在实现盈利的同时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比起那些一门心思“割韭菜”的公司要好多了。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