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为何难出首富
“好未来在奥数培训上占尽了优势。”长期从事K12教育的资深业内人士李凡(化名)对「子弹财经」表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中小学一度流行“奥数热”。尽管真正能够通过奥数获奖进入名牌大学的学生少之又少,但家长们仍然乐此不疲。 据李凡介绍,在奥数培训中,几乎所有公立校都缺位。而以奥数培训起家的好未来刚好切中了这一市场痛点。不同于学科辅导,奥数产品是全新的东西,当奥数跟班课结合起来,有很大的空间。“因为付费的K12家长追求培训效果,而奥数基本上都是新知识,学生听后肯定有效果。” 除了抢得先机,好未来重产品也早已成业内共识。“要知道,很多教育公司是销售导向型公司,内部极其重视销售。而好未来是一家产品型公司,始终特别重视产品和教研。”李凡坦言。 不仅产品做得好,好未来的市场、运营等能力同样可圈可点。 徐华提到,教育机构每新开一所分校,由于对新市场缺乏了解,都需要在当地重新宣传,且新分校需要经过2-3年的磨合期方能成为机构的利润点。换言之,教育机构需要承担开新分校带来的至少两年的纯支出。如此一来,教育机构利润下滑也属正常。 但不可思议的是,好未来却能做到在开分校的同时,利润仍保持上涨。徐华认为,其背后原因则是好未来会对各分校现场信息进行收集及数据分析。比如好未来会根据旗下移动论坛上的家长活跃度、家长对好未来品牌的认知及参培的饱和程度等多个角度决定当地是否适合开分校。 更重要的是,好未来会不定期引入外部高端人才。据他了解,好未来几乎每年都会对组织架构进行调整,以确保创新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要知道,对教育企业来说,一年调整一次组织架构已经非常频繁。” 当然,在引入外部人才的同时,好未来也通过管理机制留住了人才。 徐华表示,在营销和渠道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好未来搭建了一套完整的成熟教研体系。加之品质管控得好,激发了很多下属工作的积极性。人才的流失或许会影响到创新,但不会对它的业务体系造成重大影响。 “相比新东方,好未来出走的高管和老师很少选择创业。”在李凡看来,好未来实行“集权式”管理,把核心优势聚焦到公司层面,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个人能力。“比如好未来的老师更像一个演员,只需按照教研给的剧本表演就行。”因此,好未来一般不会培养自己的竞争对手。 某种程度上来说,好未来超越新东方是大概率事件。但从目前来看,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决策相对主观。要知道,相比新东方,好未来的业务体系仍偏小。但是,好未来市值却远高于新东方。“不得不说,好未来的市值管理团队更专业,能让美国的投资者从以机构为主变为以散户为主。”徐华说道。 3 公考需求释放 比起张邦鑫身家超过俞敏洪,公职培训品牌中公教育创始人李永新作为第三位登顶“教育首富”王座的事实则更令人意外。 2019年11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19胡润百学·教育企业家榜》,77岁的鲁忠芳及其儿子李永新以585亿元的财富,首次上榜并登榜首,张邦鑫、俞敏洪分别以425亿元、155亿元位列二、三位。 就市场规模而言,公职培训行业自然无法与K12课外培训行业相比,但近年来公职培训需求的持续增加,却不容忽视。 至于原因,其实不难理解。首先,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我国的公共部门就业人口比例将逐步提高;其次,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攀升,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大;此外,公职考试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到了今年,公职培训需求则显得更加旺盛。 受国内外形势影响,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被提上日程。“很多人出不了国,留在国内的这些人显然需要找工作,而公职考试是职业教育‘王冠上的明珠’。”丁亚说道。 不仅如此,未来5年,公职培训行业还将迎爆发式增长。丁亚告诉「子弹财经」,根据行业规律,公职培训行业每隔5-7年会有一次变局。此外,今年各类公职考试纷纷扩招,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这些热门岗位招录人数达到空前规模。 更重要的是,扩招倾斜于应届毕业生,这意味着公职培训行业盘子会变得更大。“毕竟参加公职考试的人数增加,势必会加剧竞争,对机构而言,客单价能收得更高一些。”他坦言。 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之下,反超老对手华图教育,中公教育难免有几分“运气”成分。关于这一点,从两家冲击IPO的过程和结果便可看出。 从2012年开始,华图教育便开始筹备上市,但多次均以失败告终。2019年9月,华图教育借壳山鼎设计,目前仍在等待中。相比之下,中公教育在借壳亚夏汽车上市之前,仅在2015年筹备过独立A股上市。 上市以来,中公教育的这份“运气”似乎一直都在,股价一路上扬,市值先后赶超新东方甚至好未来。“相比美股市场,A股市场给到上市企业的估值普遍偏高。”徐华说道。 当然,除了“运气”好,中公教育的实力也不容小觑。要知道,其当初借壳亚夏汽车上市承诺的业绩对赌目标均已超额完成。 中公教育年报显示,2018年和2019年,该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3亿元和17亿元,业绩完成率分别为119.68%和130.77%。另据其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已提前完成三年累计业绩承诺。 而业绩对赌的顺利完成,离不开中公教育对线下渠道的深入布局。 公职考试每年有两次大考,包括省考和国考,加上一些小考,省考、国考正好把公职考试备考周期切成6个月。这也意味着,一个学生从备考到考试,复习6个月就应该能考上。由于用户接触品牌的时间较短,导致他们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并不高。 另外,职业教育的需求广泛分布在全国各个省市,尤其是在地级市和县,几乎每一个县都有职业高中,每个地级市都有职业院校。而公职类招录的岗位需求也大量来自于地级市和县。 因此,铺线下网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中公教育在这块的布局无疑是十分成功的。据其半年报数据,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已在全国超过1300个直营网点展开经营,深度覆盖300多个地级市。 4 等待在线教育的 “成人礼” 不论是俞敏洪,还是张邦鑫,抑或是李永新,我们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靠线下教育起家。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教育首富”只诞生于线下,而非线上?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