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众江南春:十年心智之争复盘,品牌如何占领用户心智
我自己体会效果广告的优点在什么呢?它能够迅速产生一个结果,所以它可以迅速看到效果,因为看见所以相信。品牌广告可能经常需要相信而看见,所以我觉得效果广告有点像你的情人,情人好不好?也好,但是情人的方法通常是撩拨你的情绪,引发了你某次行为,单次行为,但是品牌广告如同你老婆,你跟你老婆能不能共同生活?取决于你有没有共同的认知。所以品牌广告是塑造消费者认知,而流量型广告是撩拨你的情绪,两三秒之内你看完必须得点,不点就过去,所以我觉得这两者之间区别是不太一样的。所以我觉得在网络上同样一个效果广告投出去,如果有很强品牌认知的品牌,它的转化率就会变得非常不一样。 所以以前双十一你看都是谁登顶呢?都是流量型选手登顶,现在你看双十一基本上都是品牌型公司,传统大品牌登顶,因为什么呢?不是它的流量手法更好,而是它本身品牌认知更强大,所以它流量的转化水到渠成。 所以我自己有一个很大的体会,我经常看电商行业的一个公式,叫GMV=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我觉得这个是个流量公式,流量有精准分发,流量有裂变,私域,流量可以做成流量的洼地、红利,我认为这就叫流量的运营,流量运营水平需不需要提高?当然需要提高,这叫优数,你会别人优化,别人也会优化的,这个东西并没有什么秘密,大家都在优化的过程当中比拼。 但其实大家在电商平台能不能赚钱?核心取决于品牌自带流量的比例,刚刚如冰讲到瓜子二手车品牌自带流量60%,所以当你品牌打透了,冲破消费者的血脑屏障,种进去了,“农夫山泉有点甜”花了20亿种进去了,你今天说要用200亿把它拔出来,你还拔不出来,所以它就成的一个品牌就是持续免费的流量,它成了消费者心智中那个条件反射。 我觉得欧莱雅为什么在电商平台上容易挣钱?而很多品牌不容易挣钱呢?因为欧莱雅自带流量比例高,可能有50%-60%,还有40%可能也要靠广告,流量广告去打,但它流量广告打出去之后,它的转化率是你的3倍,为什么呢?它知名度、认知度高,同样促销,别人要促一折两折,雅诗兰黛如果打一个折就已经很疯狂了。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发现的一个核心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你今天转化力取决于品牌力,取决于品牌知名度、认知度,最后客单价取决于什么?客单价取决于品牌的溢价能力,你的品牌势能高不高,你的品牌势能高,你的溢价能力就高。刚刚就讲到了Model3,因为它放了卫星,最后它的品牌势能就比较高,虽然它可能配置还不如你,但是它的溢价能力更强。 所以从根本上讲,第一代的雅诗兰黛到第八代的雅诗兰黛,每一代雅诗兰黛的小棕瓶价格都在不断上来,就是消费者产生了更多的认可,这个时候虽然我偶尔6.18、双十一也促一下,但是雅诗兰黛在消费者心中这个势能,可能国产化妆品每天都在促,每个月都有促,他们可能只促一次两次。第二个部分,你可以发现它一边在促,它推出新品的时候,价格一代比一代高,这就使得它的溢价空间就会比较大。 平安保险和永安保险,同样一个保险保障是一样的,但平安保险卖你2800,永安保险卖你2400,这400块钱可能就是利润,它的差价,这种情况之下,消费者买平安保险的比例还会更大,这个是我认为品牌的溢价能力,它最后决胜了你在这个市场上最后能不能盈利。这也是我一个很大的体会。 后面还有12分钟的时间,我也想请教两位,大家觉得未来广告行业、品牌行业,或者营销行业,有什么样的趋势?这种趋势是能够被谁能运用好这个趋势谁就可以取得更好的发展的?我想听听大家的想法。 白如冰:我觉得未来的十年,中国用户的主要细分品类的需求不断涌现出来一些头部品牌,而且品牌的头部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和成熟市场的规律一样,最后中国用户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生活服务、消费品类,在每个领域里面都会有一个非常让他容易选择的头部品牌,这个过程就是中国企业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如果成为一个头部玩家,成为用户在主要消费品类中的固化认知的话,就能赢。如果不是这样的话,这个市场即使份额做得比较大,也是不安全的。这是第一点,头部品牌的效应会比较明显。 第二,未来品牌媒体的头部渠道应该是稀缺的,从业这么多年,感觉这个趋势是越来越明显的。记得2003年的时候,当时在中国做品牌比较简单,就是做做央视广告,搞一搞央视的媒介方案也可以,弄完以后肯定有效果。到今天,在企业里面,再做品牌、做广告的时候,挑战应该会多。而且我们也发现,头部媒体越来越重要,而且头部媒体的稀缺化也越来越重要。 第三,品牌的能力。除了广告之外,最近我们也在关注综合的品牌价值体现,除了品牌本身的影响力,还有品牌背后的价值驱动,是不是帮助客户建立了价值。建立品牌价值过程中,广告是加速器,背后还要有一定的产品和服务实力,是不是给用户提供了好的服务、好的体验,形成口碑的正循环。我们过去一年里在这方面投入比较多,甚至把我们的销量分成两类。一类是正口碑销量,一类是负口碑销量,我们不断追求都是正口碑的销量。 陈小华:大家要抓住过去20年,中国接入互联网快30年了,前面20年主要是消费互联网,这10年逐渐在往工业互联网上走。消费跟工业最大的区别是,产业互联网要改变供给侧服务本身,所以我自己有个判断,如果完全把思维停留在过去消费互联网的打法上,遇到的困难会越来越多。这五六年来崛起的互联网公司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他们都在往产业互联网走,都在改变供给侧。包括今天讲的卖菜,卖菜还是像传统的互联网一样,大家只是比价格战,很多企业会死掉,因为没有竞争力。如果它们重建物流体系、蔬菜运营、管理、种植,把中国卖菜的体验做得更好,就不仅仅是连接平台了。比如外卖,外卖是改变供给侧,帮助餐饮解决供给侧问题。让消费者的订餐体验变得不一样。而不只是像团购一样,预约一个标准服务。我把这个叫产业互联网,要改变传统产业,要把之前做的玩法,用来改变产业的供给侧。 所以供给侧既是一个互联网公司,本身也是一个服务的提供者。比如用户去天鹅到家,是通过天鹅到家这个平台找一个阿姨,同时,天鹅到家也为阿姨提供培训和就业等蓝领服务,这个升级是未来必然的趋势。今天的教育公司、新的消费品牌公司,都是在提供服务,在重构基础设施都。天鹅到家就是在做这个事。 另外,在发展趋势上,我认为有两点最重要。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