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酷站推荐 > 酷站 > 正文

冻土垦荒,微众区块链的五年

发布时间:2020-12-17 12:12:43 所属栏目:酷站 来源:互联网
导读:回望微众银行在无人区跋涉的五年,可以从中看到眼光、勇气与智慧。五年开垦,已有果实结出,但对于一家旨在为分布式商业时代提供更底层支持的数字银行而言,真正

2016年,于技术和产业两个维度都取得重大进展后,范瑞彬感知到,共同研究区块链技术的同行者逐渐增多,与此同时,问题也逐渐显现:区块链天然决定了需要产业多方协作,而与合作伙伴沟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讲解功能并获得信任。

要不要开源的讨论从2017年中开始,结论很快达成:要。

在国内,开源并不是联盟链的主流发展路线选择,开源能够带来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确实不可控的,而且一旦开源,事情便不可逆,身为团队负责人,范瑞彬承受着巨大压力。

“当时真的感觉进入到无人区,那种心里感受,我记忆很深:你前面没有领航者,旁边没有同行者,后面也没有跟随者,这种感觉其实压力是挺大的。恐惧肯定会有,孤独是一眼看得到的,迷茫还有质疑都会有。”

虽然压力很大,但范瑞彬深知开源的重要性:区块链是用来传递信任的,对合作伙伴而言,如果区块链平台是一个黑盒子无疑会大大提高合作难度,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打开黑盒子,也就是开源。

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开源也是能够将底层技术做起来的实用路径。

“我们光靠一个技术、一个产品、一个企业,去跟国外的一个产业链、一个生态圈去竞争,这是毫无胜算的。”因此,开源只是第一步,重要,但远不止于此,只有更多的合作伙伴愿意参与、贡献进来,共建国产开源联盟链生态圈,才能焕发区块链技术的生命力和影响力,真正推动行业向前。

开源势在必行。因此,即便背负巨大压力,事情推进的速度却异常快。

区块链最初的三人小组此时已经开始扩大,在北大读书时就研究点对点分布式通信(Peer-to-Peer,简称P2P)技术的李辉忠是新近加入的工程师之一。

读书时,关于P2P技术如何激励更多人参与到社区贡献的瓶颈就一直困扰着李辉忠,接触到区块链后,他发现了可能的答案,这让他见识了区块链的神奇之处。而且,团队在无人之地进行最前沿的探索符合他的个人需求:“我一直怕太平淡了”,区块链以及开源是一件足够不平淡的事。

从技术层面来说,开源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只需要把代码传到GitHub。但要做好开源难度非常高。

李辉忠如此形容:“无论你在家炫耀有多厉害,都是自己的事情”,而开源是“要把代码细节、文档细节都给大家看,第一个困难是要有足够的技术自信”,这里面包括了代码写得好不好、优不优雅、文档是不是能让人看懂、架构是不是够好等等问题。

一群人开始了接近半年的高强度工作:基于优化架构,理顺代码。

开源的挑战在张开翔这里具象为一个个琐碎问题:提交代码、提交问题、提交优化建议等都需要花很多时间;不同的人提交的东西会有冲突,A说这样好,B说那样好,负责人需要做平衡和选择。

但是“开源是大势,这条路没得选,必须要走。”开源同时带来了开源式的工作方式:本着开放之道,敞开交流。张开翔认为,大家都是平等的,不是你给我提需求,也不是我给你下任务,大家都是平等地去讨论这件事情。

历经半年,一切准备就绪,国内第一个开源的金融联盟链底层平台——FISCO BCOS正式上传到了GitHub。

就像把自己疼爱的孩子推到众人面前接受审视一样,范瑞彬及团队被压力填满:“我们还在纠结开源之后会不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一堆人骂你,这太烂了;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比这更惨,压根儿没有一个人搭理你,其实大家心里当时在担忧这个,所以就忽略了仪式感。”

这份压力在范瑞彬肩头待了将近三年,唯一能够解压的,只有把开源这件事做成。

4

今年3月,新冠疫情在国内带来的恐惧随着防控措施到位而逐渐消散,但是由于全球疫情依然严重,跨境流通受到限制。

彼时澳门本地疫情已经控制住,但是澳门没有本地的健康码,另外,按照当时的防疫政策,两地居民往返需要隔离14天,因此澳门政府希望能推出本地健康码,粤澳两地政府也希望利用技术解决澳门与内地健康码互认的问题,恢复两地居民的正常跨境往来。

要实现健康码互认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

第一,健康码生成、使用的过程中,两地居民的信息安全和隐私需要保护;

第二,居民个人健康及核酸检测等信息,只有本地权威机构有能力验证,而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两地机构间不能通过后台互联的方式直接传输和交换用户数据,这为如何验证居民提交信息的真实有效性带来挑战。

2019年,澳门政府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与微众银行区块链团队建立了联系,因此,当粤澳政府想通过技术,在符合两地隐私保护法规的前提下实现健康码互认时,澳门政府第一时间想到了微众银行区块链的开源技术。

加入区块链团队一年多的韩丹,见证了项目从需求提出到落地的全过程:在3月需求确定后,澳门本地健康码在4月底完成研发;随后,粤澳健康码互认需求,从提出到上线,仅用了两周,5月10日,“粤康码”与“澳门健康码”互认系统正式启用,如今已经帮助3000万人次便捷通关,成为区块链在非金融领域的最新应用代表。

对于新技术而言,场景、应用的不断扩张是非常可贵的。智能手机刚刚面世时,用户只能通过一个个APP去发现这款全新硬件的应用范围,例如,当全世界有将近3亿人会控制愤怒的小鸟去砸猪时,触摸屏带来的革命性交互体验也被打开了更大空间。

韩丹所在的应用团队承担的最大功能是触达。

区块链究竟能应用到什么场景、行业、领域,需要不断地摸索和尝试,因此,分析调研不同行业情况,判断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可行性是韩丹日常工作的重要部分。

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区块链团队已经沉淀了一套“剥洋葱”式的评估方法。

第一,业务模式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是否涉及多方参与,是否存在资源共享和协同生产?

第二,痛点是什么:信息不对称?规则不透明?数据滥用?数据容易出错?成本高、效率低、风险大?

第三,结合需求分析区块链带来的实际效益,不仅要针对方案本身进行推敲,而且要在场景挖掘中发现新的机会。

在面对每一个潜在合作方时,区块链团队心里已经有了几十个问题,这些问题帮助双方厘清需求、场景、技术可实现性,进而评估区块链的应用价值。

对于区块链团队成员而言,与行业交流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张开翔分享了一个印象深刻的案例:在与一家做版权的上市公司技术人员交流时,对方提出一个问题——区块链能否保证链上物理世界的数据,保证采到区块链上是真的。

“一个版权,一幅水磨书画,你怎么证明记录的信息跟这幅画是可对应起来的。如果不对应起来,这个版权是白记了。”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