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动态 > 正文

李子柒当学罗振宇

发布时间:2021-09-28 11:29:24 所属栏目:动态 来源:互联网
导读:李子柒现在最应该做的,也许是给罗振宇打个电话。 因为李子柒现在遇到的事情,早在七年前,罗振宇就经历过,而他解决得相当完美。 8月30日,停更75天的李子柒突

李子柒现在最应该做的,也许是给罗振宇打个电话。

 

因为李子柒现在遇到的事情,早在七年前,罗振宇就经历过,而他解决得相当完美。

 

8月30日,停更75天的李子柒突然上了热搜。内容是她在绿洲发布的:“大清早报个警。”并附上一张自己在警察局里的照片。在评论里她回网友:“资本真的是好手段。”随后很快删除。

 

图片

 

图片

 

为什么用绿洲而不是别的平台?有知情人士向媒体透露:“李子柒的微博、抖音、快手和B站等大平台的官方账号,掌控者并不在她自己,而是杭州微念。”而微念就是李子柒所在的MCN机构。

 

ID“兔撕鸡大老爷”在微博爆料:“李子柒现状远远比大家想象中的要惨。”紧接着,“李子柒被架空。”的说法传了起来。如果这是真的,就意味着,李子柒这些年都是在为“微念”做嫁衣。

 

据天眼查,李子柒和微念共同持股的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李子柒和微念分别占股49%和51%,微念是实际控制人。有网友分析,这局面是:价值在李子柒身上,股权在“微念”手里。

 

对此,字母榜(ID:wujicaijing)向杭州微念核实,一名微念的工作人员告诉字母榜:“微念目前没有对外接受采访的计划。”另一位微念工作人员则告诉字母榜:“李子柒的团队目前还在正常运作,但具体情况不太清楚。”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12年,罗振宇和申音合伙创办《罗辑思维》时,压根没想到成功会来得那么快,也没意识到“自己占股17.55%,合作伙伴占比82.45%”的股权结构,会给未来埋下一个多大的雷。

 

直到2014年,《罗辑思维》已经成为一期会员招募就能进账八百万的吸金兽,罗振宇才醒过神来。

 

但最后,罗振宇不仅没和申音撕破脸,还顺利携着《罗辑思维》另立门户。分家第二年,他又创办了“得到”,发展势头迅猛,丝毫没受分家影响。

 

太阳底下无新事,李子柒目前的经历,罗振宇早就经历过。对于李子柒来说,现在最应该研究的,就是当时全身而退的罗振宇,究竟做对了什么?

 

A

 

时间回到2012年的最后一天,40岁的罗振宇卖了房子后,和申音合伙创立了独立新媒有限公司。

 

前者曾是央视财经节目《对话》的制片人,后者是《创业家》的杂志主编,两人一起打造了节目《罗辑思维》,分别负责内容和运营。

 

申音的赌注有风险。创业之初,自媒体还没成为流量密码,申音在幕后做了很多努力,比如用多年的经验琢磨选题;用自己公司“NTA创新传播”的资源为节目铺垫市场;出资占了大头,风险也主要在自己身上。一旦不能成功,这些付出就都付之一炬。

 

申音不仅扶持了罗振宇的《罗辑思维》,还出品了《蛮子文摘》、《凯子曰》(凯叔讲故事的王凯),充当的就是如今的MCN机构的角色,通过丰富的资源和经验孵化IP,用尽可能多的节目矩阵去对冲失败的风险。

 

幸运的是,《罗辑思维》大受欢迎。“爱,就供养;不爱,就观望”,罗振宇不许诺任何权益的一次会员招募,5500个名额5小时售罄,换来160万现金流。这种模式一下子惊艳了整个行业。

 

罗振宇每天像机器一样,找素材、写稿、录音,不断推倒重来,经常熬夜到凌晨三点。每天早上六点半,许多人守在屏幕的另一头,眼巴巴地等着“罗胖”推送当天的60秒语音。

 

那时自媒体处在上升期,公众号的价值随着微信的火爆水涨船高,以吴晓波为主的头部自媒体“内容创业”的口号越喊越大声。很快,有VC给《罗辑思维》出了1亿估值。

 

但罗振宇突然意识到,虽然《罗辑思维》已经收获了200万粉丝,自己也声名鹊起,但好像公司赚的钱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啊?

 

《罗辑思维》第二期会员招募,一天入账800万,罗振宇却分不到多少。17.55%的股份,根本难以匹配自己多年如一日的付出。

 

而申音那边,早期的投入早就回本,还得到了不菲的回报。不过,少有媒体报道的一个细节是,申音也感到委屈。比如,他曾跟好友丁辰灵说,“股权是为了孵化其他IP存在的,但罗振宇实际上我给他的收益怎么可能只有18%。”

 

罗振宇合同签得早,没有想过火了之后,原本的股份结构是不是还能合理下去。随着内容的议价能力越来越高,即使申音给罗振宇的比股份分配的利得再多,罗振宇都会觉得自己吃亏了。

 

在一次40多人的媒体聚会上,罗振宇称,双方在合作模式和利益分配上,想法产生分歧,以后将独立运营《罗辑思维》。

 

2014年5月17日,如日中天的《罗辑思维》创办人罗振宇和申音正式分家,成了当天的商业头条新闻。

 

罗振宇转发微博:“合作伙伴,笨点都没所谓,人品太重要了。”还用张艺谋和张伟平的故事做了隐喻。

 

5月18日凌晨三点,申音在微博上回应:“由于对未来发展方向各有想法,罗老师有意独自运营这个项目,诸多事宜我们仍在一一协商,一切都会以我们的用户和合作伙伴为重,一切都会有礼有信有量。”

 

两人都是体面人,心照不宣地避开了撕破脸的戏码,和平分家。

 

一个月后,罗振宇携《罗辑思维》出走,和新搭档一起联合成立了思维造物。这次他学乖了,手里牢牢握着40%股权,是最大股东。

 

B

 

独立新媒捧红了罗振宇,李子柒也成了微念的灵魂人物,两个人都面临成名后和公司股权利益分配上的分歧,但他们的故事也并非不完全一样。

 

最大的不一样是合作伙伴。虽然申音当时充当的是MCN的角色,但实际上,两人在合伙前交情就不错,何况,罗振宇为申音带来了大量财富回报,怎么说都称得上一次成功的投资。

 

申音是明理人,罗振宇为《罗辑思维》付出了多少,他看在眼里。所以,当罗振宇越来越红之后,他妥协了,同意罗振宇带着《罗辑思维》出走。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