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平庸之旅”:十岁之后,如何破局?
“再见,谷歌”,这是李开复发的第29条微博。 彼时,李开复告别工作4年的谷歌,以创新工场CEO的形象示人,而这条算上标点也只有5个字的微博,是在新浪微博上爆发的第一起新闻事件。 11年过去,李开复还是当之无愧的微博大V,微博也继续着喧嚣乃至聒噪,明星大婚的娱乐八卦依然能挤爆微博服务器,去年成都红人节的火热,证明了微博在国内红人圈的影响力“宝刀未老”。 不过,聒噪背后,亦是微博的乱象丛生。 明星刷量“肆无忌惮”、市场上“明码标价”的热搜榜屡遭整改,微博难逃过度商业化的陷阱;而在资本市场上,微博市值已从最高峰的300亿美元,一路探底至75亿美元。 如今,微博投入5亿元现金和10亿扶持流量,重装上阵视频号计划,在视频媒介井喷的当下,微博已不能再错过这场棋局。 否则,走上平庸之旅的微博又该如何自救? 流量迁徙 微博11年,同样是互联网信息媒介流变的11年。 PC时代的SNS、博客,移联网时代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受制于网速和硬件设备的限制,图文媒介与内容在此时发轫。 不过,移动互联时代飞速发展,手机由功能机跃升至智能手机,移动网络从3G迭代至5G,超高速与低时延的网络设施下,视频媒介的大爆炸早已“山雨欲来风满楼”。 优爱腾、B站、快手抖音,层出不穷的视频产品轮番培养着用户习惯;vlog成为更受普通创作者追捧的内容形态。内容消费与生产的协同进化,也为视频大爆发埋下注脚。 曾几何时,微博大战也同当下的视频赛道类似——风景这边独好。 十一年前,在北京理想国际大厦20层的第二会议室,新浪董事长曹国伟砍掉了内部新产品“朋友”的几乎所有功能,只保留了类Twitter的“微博”板块。而在此之前两个月,王兴创办的“中国版Twitter”饭否已被关停。 曹国伟不知道,一场微博大战已经打响。 2009年9月,新浪微博上线;年底,百度“i贴吧”上线;2010年1月,网易和搜狐的微博几乎同时宣布公测;2010年4月,腾讯滔滔更名腾讯微博,鹅厂“姗姗来迟”。 战争最激烈时,各家平台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张朝阳亲自宣称搜狐将投入6亿美元与新浪微博宣战,曹国伟也迅速接招,号称“微博投入不设上限”。 最终,坚持名人策略,并受国庆阅兵、南方暴雪等事件的助推,新浪微博一骑绝尘。就连马化腾都认为腾讯历史上遭遇到的最大危机就是“新浪微博崛起”,当时听到某个大学建了微博群,自己就紧张。 因此,新浪微博在短图文媒介中站稳脚跟。 不过,技术洪流滚滚而来,站在浪尖的企业永远是“旧貌换新颜”。微信在2013年后崛起,这让马化腾自豪地宣称“微博的战争结束了”。 很快,短视频赛道风声鹤唳。2013到2014年是秒拍、美拍、微视三家轮番斗法;到2016年后,舞台主角迅速更迭为抖音、快手。有趣的是,抖音品牌第一次大范围曝光,就是因为岳云鹏在微博转发了带有抖音水印的视频。 短视频浪潮中,微博同样身在其中。 2013年,微博早早就投资了秒拍的母公司一下科技。后来一下科技董事长韩坤还回忆称,“我把微博当成了救命稻草”。 最初获投资时,韩坤强调了自己对一下科技的控制权,微博只能提建议但没有决定权。而在微博CEO王高飞提议应该限制视频时长并收获成效后,韩坤也表示,“后来我就不去怀疑他的话了,他说的都是对的,我照做就行了”。 或许是团队磨合成功,在2014年的冰桶挑战、2015年的天津爆炸案中,秒拍被更多用户关注。易观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3月,秒拍以61.7%的用户渗透率位居行业第一。 但最终,前进号角戛然而止于快抖的出现。 快手抖音,前者以公平普惠原则深耕下沉市场,避开在一线城市与竞对直接打擂;后者深谙人性,以算法推荐结合产品设计(上下滑),以15秒短视频打天下。 新贵杀入赛道,头条系不遗余力烧钱砸市场,缺乏创新的秒拍最终败下阵来,到2018年底的日活只有500万,而快抖彼时的日活用户双双破亿;2017年微博的阅后即焚短视频“微博故事”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回看短视频战争,微博可谓“起大早、赶晚集”。 在短视频赛道上掉队的微博,实质是没能抓住信息媒介切换的窗口期,内容消费媒体的进化,势必伴随用户流量的迁移,这对老牌社交媒体微博的冲击可不小。 从过去“看微信不看微博”,到现在“刷抖音不刷微博”,流量迁徙给微博带来实打实的冲击。长期追踪中概股的投资机构Terracotta Investments也表示,看空微博的理由是目前中国媒体消费形态正在发生重大改变,将持续影响到微博用户的参与度。 紧要关头,微博上马“视频号”。 现阶段,微博给予了视频号主专属标签,以及“最新视频”和“催更”的板块,而据微博高级副总裁曹增辉透露,上线一周已经有50万创作者开通视频号。 但在信息流界面,微博视频号还未上线专属入口,内容更多是博主在全平台同步的视频。显然,现阶段还未见微博视频号的差异化竞争力。 无论如何,视频号可谓微博发展的重要一步。Terracotta也认为,“如果微博能够拿出足够优秀的内容与字节跳动和社交媒体竞争,他们就可以重新让自己的运营指标和用户参与度数据亮丽起来”。 这不禁让人想起2013年。彼时微博活跃度下滑9%,当时其通过与阿里合作、深入下沉市场以及扶持垂直大V,在微信小步快跑之时,守住流量的基本盘,实现了外界所谓的“二次崛起”。 但这一次,微博还能否重演崛起故事? 商业化苦楚 信息媒介的迁移,往往意味着新商机的出现。 短视频大爆发之际,快抖的商业化引擎加速运转,广告主、品牌方都在涌向两家庞大的流量池,平台收获的是一年超百亿元的收入。(快手被传2019年直播营收300亿元,抖音被曝2019年广告营收500亿元) 短视频的“造富神话”同样在微博发生着。2017年,微博上粉丝500万的大V,短视频广告报价达30万元,要知道过去1000万粉丝的大V,图文广告报价最多10万元。 财报数据也与之相符。2017年第一季度,视频内容贡献了广告收入的18%,三个月内增长8%;这也再次证明,在互联网世界里,有人气(流量)的地方就有生意。 所以,即使流量迁徙出现,微博红人也“不差钱”。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