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成长印记:阿里式To B为什么能成
7月21日起,继与阿里合作“专星送”外卖业务、打通会员体系后,星巴克“啡快”服务上线支付宝、淘宝、口碑、高德、饿了么——这是一个阿里在线上、线下到家、到店、出行等多个场景综合服务一个大型跨国公司的例子。 8月11日,能源企业道达尔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根据其披露的消息,消费者未来可以通过淘宝、天猫、支付宝、饿了么、高德等APP获得道达尔的产品和服务。这个客户更加不典型。过去几年,阿里云服务的客户中不乏冶炼、光伏、通信等行业的企业,但阿里主营业务中以消费者侧见长的业务,如今也获得了能源领域的客户。 To B在特殊时期应用于C端 这其实是对“消费互联网红利见顶”的另一种作答。如果为了收割流量韭菜,任何公司都会面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增长趋缓的天花板。但站在To B的视角看,企业数字化的纵深价值才刚刚打开,这条价值曲线甚至还没有走到最陡峭的上扬期。 在财务报表上,阿里To B能力的基础也在高歌猛进。 截至6月30日止的财务季度,阿里云计算收入增长超59%,这是阿里云连续三个季度营收破百亿,以及阿里云在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增长,领先优势越来越大。 疫情袭来时崛起的新秀钉钉,用户数已突破3亿,企业组织数突破1500万家。整合至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后,“云钉一体”成为阿里云战略方向之一。一个典型的场景就是与私有云结合的定制化企业应用。钉钉的新产品“专属钉钉”志在千企千面,它甚至可以不叫钉钉,而由客户自己命名。立白、东方希望、太平洋保险、广东农信等企业基于“云钉一体”开发了数十万种企业应用。 菜鸟的收入增长同样达到54%。过去几年,菜鸟在干线和末端的大投入布局,已经显现出阶段成效,目前菜鸟跨境包裹网络处理的包裹量已经超过美国联邦快递和德国DHL,仅次于UPS。直接受益者就是阿里天猫国际的自营业务。在多个重要商品进口国家和地区复工复产情况仍受疫情影响情况下,天猫国际的GMV增速仍然达到40%。此外,菜鸟在社区的布局进展也很快,2020年6月,菜鸟驿站日均包裹处理量同比增长超过100%。 “现金牛”电商板块的创新因子同样冲劲十足。阿里最新一季财报显示,来自淘宝直播的GMV连续8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100%。与依仗红人直播的社交平台不同,淘系侧重扶持商家自运营能力,商家直播占淘宝直播支付GMV的比例超过60%。支付宝、饿了么、口碑、飞猪等应用同样也打通了直播能力。 7月底,长江证券发布研报《纵览电商之三:阿里巴巴的数字化版图》指出,对阿里自身而言,全链路的数字化赋能有益于加深与B端的合作,在起到稳固竞争优势的同时,远期还可以借助数字化产品的服务促进业绩增长。 生态的繁荣是企业客户繁荣的前提。生态能力的完整是企业服务能力完善的前提。生态的畅通是服务企业链路畅通的前提。如果自己都要东拼西凑,拿什么服务多元需求的企业客户?道理就这么简单。 从这个层面看,对于To B赛道上的很多玩家来说,其赛程才刚刚开始。但正因为这个领域的艰苦、长期和复杂,早期的战略判断也一定程度上能洞见终局。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