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再涨!苹果帝国最大隐患是什么?
新闻服务 Apple News,云游戏服务 Apple Arcade,金融服务 Apple Card 和电视流媒体服务 Apple TV+。 而在硬件层面 ,为了满足公司收入增长的财务预期,库克船长的策略是一方面提高高端产品的售价,另一方面则是推出iPhoneSE这类平价产品扩大份额。 而这两个策略其实都有着不少的挑战—— 先看服务方面的挑战,比如Apple TV+这类流媒体服务并非苹果的长项,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苹果的利润率,尽管苹果没有单独披露这些具体业务的毛利率,但我们看到Netflix还在巨亏,而Spotify的毛利率仅为26%,远低于苹果硬件的毛利率。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还在投入阶段的内容领域新玩家苹果不会在这一业务上有更高的毛利率。 再看硬件层面的挑战,iPhone的一贯的高价是以提供极其独特的体验为基础的,但随着iPhone的突破性功能越来越少以及安卓阵容的成熟,iPhone的体验溢价在边际递减。 当第一代iPhone发布时,乔布斯说iPhone至少领先业界5年,从客观体验上看,乔帮主狂言并不夸张。 今天,你觉得iPhone领先业界多少年呢? 没错,消费者越来越精明,高昂的苹果税越来越难收! 对于苹果硬件的另一个不利影响是糟糕的全球宏观环境,黑天鹅新冠肺炎让全球进入衰退,而经济衰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人们的支出更加谨慎了,更加注重性价比了: 一个刚刚失去工作的初级白领出于现实的考虑可能会把他买iPhone 12 Pro的预算换成“小米10+一个月房租”,于是Burberry出身的苹果零售副总裁Ahrendts就华丽丽地离职了。 有人说,卫夕你这是低估了苹果极其强大的品牌吸引力,也低估了苹果用户的忠诚度。 好滴,那么我们就来聊聊品牌对于消费电子行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苹果有着无与伦比的品牌号召力”——这样的描述本身没错,但这和品牌能否成为企业护城河是两回事。 比如在快消和饮料行业,品牌无疑是最重要的护城河,很少有新品牌能成功挑战占领了用户心智的老品牌,但电子消费品行业的逻辑则完全不同,它本身是一个以摩尔定理进化的行业,品牌尽管很重要,但它起作用的前提是技术和产品必须是领先的。 诺基亚的衰落就是明证,2008年,诺基亚在《金融时报》品牌排行榜中名列全球第九,品牌价值高达43亿美元; 今天诺基亚这个手机品牌依然还在,它由一个叫HMD这个公司在运营,今天也还在依然卖安卓智能手机,但还有多少人会因为当年的品牌号召力选择今天诺基亚的安卓手机呢? 因此,苹果的品牌力是产品领先这个1之后的那个0,单纯的品牌本身并不构成苹果在瞬息万变的消费电子领域的护城河。 苹果需要在未来持续给用户带来领先的体验。 跨越周期,苹果需要持续投资未来,苹果需要新的第二曲线! 四、苹果新的第二曲线可能是什么? 那些曾经成功跨越周期的企业——微软、谷歌、苹果、亚马逊........ 本质上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曲线甚至是第三曲线。 苹果的第二曲线是什么? 苹果以极大的热情和资金投入到了它的第二曲线中,这些业务能成功吗,我们简单点评一下—— 1.苹果对AR领域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AR眼镜现在呼之欲出,这项业务极具想象力,同时现在也充满着未知,希望它能比谷歌和微软更懂AR眼镜; 2.苹果对汽车行业也有着相当的热情 ,泰坦计划历时漫长,战略在造车和提供软件之间摇摆,至今依然没有对外界揭开其神秘面纱; 3.苹果对可穿戴设备如Apple Watch、AirPods目前发展最为迅速 ,AirPods占据了TWS极高的份额,Apple Watch已经超越了整个瑞士手表的出货量,而且都有脱离iPhone成为独立平台的趋势,这是苹果未来增长确定性最大的业务,潜力的确巨大。 4.苹果进入了内容产业 ——Apple TV+、Apple News、Apple Music都还在巨额投入阶段,利润率要打一个问号。 5.苹果进入家庭物联网领域 ,推出了HomeKit,然而HomePod扑街、Siri并不灵验,在这一领域能否称霸依然变数非常大。 不得不说,苹果对未来的布局非常全面,但我们也要警惕这样一种可能性: 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巨头不会在自己辉煌的时候布局未来—— 1.诺基亚在它辉煌的时候投资未来: 早在2002年就推出了诺基亚7650智能手机,同时推出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塞班,其中塞班一度占据了当时“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份额的33%; 2.微软在它辉煌的时候投资未来: 早在2001年,微软就联合Plam推出了Windows mobile手机操作系统,一度占领了众多追求潮流的商务人士的市场; 3.英特尔在它辉煌的时候投资未来: 早在2008年,英特尔就推出了高性能的移动芯片凌动系列,成为这个领域最早的玩家之一。 4.谷歌也在它辉煌的时候投资未来: 早在2012年,谷歌就推出了超越时代的谷歌眼镜,一发布就成为当年最酷的产品受到科技圈的追捧。 今天,诺基亚在智能手机领域的份额是多少?答案是——0; 微软在移动操作系统领域的份额是多少?答案是——0; 英特尔在移动芯片领域的份额是多少?答案是——0; 谷歌在智能眼镜领域的份额是多少?几乎也是——0。 是它们没有远见吗?是它们技术不行吗?是它们没有人才吗?是它们没有资金吗?是它们切入的时机不对吗? 都不是! 克里斯*滕森在《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的解释是——因为 旧的巨头容易被它的客户、员工、管理层锁死在原来的价值网上,而新产品、新浪潮往往是一张全新的价值网。 是滴,苹果也在投资未来,但哪些是真正的未来?谁可以现在就定义未来?没有人知道! 何时开启第二曲线是一门艺术,先烈和先驱只有一个字的区别,苹果能逃出巨头的魔咒么? 让我们把答案交给时间! 好了,有人会说,卫夕你分析了辣么多,但苹果的股票还是蹭蹭涨到了史无前例的2万亿啊,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这背后的逻辑源于两点—— 第一、是美国印钱巨量入市资金需要找一个短期内现金流非常健康的避险投资标的; 第二,这个市场最大玩家同时也是iPhone最大的直接竞争对手——华为被美国政府整了! 是滴,整个科技行业都处在这一轮产业周期的末端,每一个公司都在小心地试探未来的路,苹果能在下一轮技术周期中找到自己新的增长引擎吗?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