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酷站推荐 > 酷站 > 正文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发布时间:2020-12-21 12:25:31 所属栏目:酷站 来源:互联网
导读: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我们的生活遭受重创,但AI技术和应用仍在加速脚步。“重启、重塑、重构”成为今年AI行业的主题,AI正在构建疫情之

  短视频,自媒体,达人种草一站服务

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即将过去。

在这一年中,我们的生活遭受重创,但AI技术和应用仍在加速脚步。

“重启、重塑、重构”成为今年AI行业的主题,AI正在构建疫情之下的新常态,帮助我们快速走出疫情带来的阴霾。

12月16日,量子位在北京召开了MEET 2021智能未来大会,众多AI行业大佬齐聚一堂。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包括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 李开复、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小米公司副总裁崔宝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唐杰等AI产业界、学术界的知名人物现场分享了过去一年的成果、经验,碰撞出思辨的火花。

经历了“黑天鹅事件”的中国AI现状究竟如何?新的一年又走向何方?

我们以议程分享先后为序,提纲挈领整理19位嘉宾核心观点,先一睹为快。

(完整分享稍后持续同步)

李开复:AI给社会带来最大价值的肯定不是黑科技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大会开场,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与量子位主编李根,畅谈了这一年中AI在技术的突破,以及落地上的新见解。

谈到今年的疫情,李开复认为,疫情带来最大的影响就是加快了数据化、线上化和AI化。AI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海量的数据,海量的数据就能带来更多新的应用。

线上会议加速了虚拟人的发展,社交距离的限制促进了配送机器人的应用。

今年,AI在基础技术上有多项重大突破,比如大型语言模型GPT-3和预测蛋白质结构的AlphaFold。

这些AI技术轰动全球,然而李开复也谈到了它们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他认为,AI给社会带来最大的价值,或者带来最大的经济价值,肯定不是这种黑科技。

今天AI的技术已步入成熟,可以被传统公司拥抱,AI给传统行业带来了立竿见影的巨大效果,比如制造、健康、医疗、零售、金融、保险等等行业。

李开复呼吁这些传统企业应该像20年前拥抱互联网一样,拥抱AI是大家最大的机会。越早拥抱AI,就会拥有更大的竞争力,越晚拥抱AI,生存的空间可能会进一步被压缩。

至于怎么拥抱AI,则需要有海量的、结构化的、有标注的、达成商业目标的精确数据,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过去一年,李开复在《纽约时报》等外媒上谈到了中国AI企业的出海机会。

他认为今天中国的创新至少在IT、AI的领域是有机会弯道超车的。虽然有一些地方美国更强,技术更深,但是中国的商业化做得更快。

在中东、非洲、南美等新兴市场,这些地区还没有形成美国产品的使用习惯。中国企业有机会拿下世界GDP四分之一、人口四分之三的广阔市场。

最后,李开复还站在20年后思考现在——从2041年角度,给出AI从业者建议:AI从业者要遵循AI领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确保自己做出来的算法带给人类的是进步,而非偏见、不公、伤害。

小米 崔宝秋:开源是人类技术进步的最佳平台和模式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小米集团副总裁、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崔宝秋分享了小米在AI和开源上的思考。

在战略上,今年小米将未来十年的核心战略升级为手机× AIoT,AIoT是AI技术加持的智能设备。

在产品上,2020年小米升级了AI相机、快速充电技术,推出了还有基于UWB技术打造的小米“一指连”当然还有小米最重要的AI技术——“小爱同学”。

“小爱同学”就是小米的AI,就是小米的分布式AI能力系统。为了打造一个开放的平台与开放的生态,小米开源了两大技术。

一个是小米2018年对外开源的移动端深度学习开源框架MACE,另外一个就是人机交互方面的语音交互工具包Kaldi 2.0。

崔宝秋认为,今天我们正在跨入互联网文明,大数据信息时代,开源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10几、20多年来,从早期的互联网,到云计算,到大数据,到2016年开始变得非常火热的人工智能,我们离不开开源软件,开源软件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已经成为事实的标准。

在今天,AI全球分化的时代,各个AI巨头,各个国家,都想通过开源这种模式来快速打造AI方面的领先地位。所以所有的巨头都在深度拥抱开源。所以中国的所有AI企业,包括小米在内,也都在纷纷拥抱开源。

崔宝秋坚信,开源是人类技术进步的最佳平台和模式。

浪潮刘军:计算力就是生产力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浪潮信息副总裁、浪潮AI&HPC总经理刘军指出,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智慧时代,而智慧时代最重要的生产力就是计算力。

在智慧时代,劳动者第一次不仅仅是人,人工智能也成为了我们的劳动者。

今年在AI方面最重要的一个的技术创新,就是GPT-3。而为了训练它,据说需要花费500万到2000万美金计算费用。

其实不仅GPT-3,我们遇到的各种AI的实际应用,实际上背后也有算力在做支撑。

工业时代的基建是发电厂。而在智慧时代,智能计算中心就是新的发电厂。

它会为智慧应用提供源源不断的AI算力数据服务,这也是今年4月份发改委针对新基建做出了新的阐述,即面向AI的新基建。

进入AI时代,提供算力服务的智算中心和过去的超算中心在计算架构上有所不同。浪潮基于AI芯片、AI服务器、高速互联、深度学习的框架,来构建整个智算中心,实现生产算力、聚合算力,调度算力、释放算力,从而形成一个算力生产供应的平台,数据开发共享的平台,智能生态的建设平台和产业创新的平台。

过去几年里,浪潮致力打造“元脑生态”计划,本质就是使具备领先AI算法的科技公司,能够覆盖到传统的行业客户。

在这样一个生态中,具备领先AI算法的科技公司作为“左手伙伴”,够覆盖到千行万业的行业ISV、SI作为“右手伙伴”,浪潮聚焦做算力系统平台能力共享,这样三类角色在元脑生态里产生了化学反应,携手合作促进产业AI化,驱动产业AI化的进步。

山景智能黄勇:敏捷也是AI能力的一种体现

山景智能科技创始人及CEO也分享了一些经验。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本身山景智能专注于在金融领域,帮助银行业、金融行业去寻找通用智能能力。

所谓通用智能能力,不能只对某一个模型、某一个算法而沾沾自喜,而更多是做AI的能力泛化。

黄勇认为,银行一定要构建自己的开放的架构、敏捷的架构、智能化的架构。这是今天银行恰恰缺乏的。

金融领域、金融机构、未来的金融企业,一定会从数据智能走向业务智能。

黄勇认为,机器会替代人写代码、替代人做业务的决策,因此上端一定会出现业务服务自动编排和自动分装的过程。不仅仅在金融领域,在其他的领域都会走向这一步,这样才会把人的各种能力释放出来做其他的决策。

AI中台向上发布的不仅仅是算法和模型,而是业务智能能力。只有实现数据自动化、数据智能能力的分装和AI智能能力的分装,才有可能实现业务的自动化服务。

未来所有的算法,从需求到算法,到整个业务流程,一定是完全敏捷的,敏捷也是AI能力的一种体现。

G7翟学魂:未来5年大部分卡车都会变成无人卡车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G7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翟学魂分享了 物联网技术在无人卡车中发挥的作用。

G7是一家10年前成立的,专门在物流领域里面提供物联网服务的公司。

通过运货卡车加入IoT、 AI的技术,G7可以将使用寿命从5年变成12年,虽然车制造的成本比一般的车要贵,但通过这种方式,贵的东西反而变便宜了。

另外,通过对物联网数据的分析,也可以得到一些经济数据,G7发现卡车物联网数据跟GDP的数据高度是吻合的,还有利用卡车运输数据分析雄安的建设状况。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