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因此,认知AI应该符合9个准则:适应与学习能力,定义与语境化能力,自我系统的准入能力,优先级与访问控制能力,召集与控制能力,决策与执行能力,错误探测与编辑能力,反思与自我监控能力,条理与灵活性之间的能力。 认知图谱 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 认知图谱有三个核心要素: 常识图谱。比如高精度知识图谱构建工具,领域知识图谱应用系统,超大规模常识知识图谱,基于知识图谱的推荐/搜索等等。 逻辑生成。与计算模型相关,如超大规模的预训练模型,能够自动进行内容生成。 认知推理。即让计算机有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像人一样思考。 唐杰教授表示,知识图谱+深度学习+认知心理,打造知识和认知推理双轮驱动的框架,将是接下来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项目关键技术通过成果转化孵化了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谱·AI),形成多个核心产品,在阿里巴巴、搜狗、华为、腾讯、点通、工程院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部署了超过100余套智能型云服务系统,应用前景极其广阔。智谱·AI在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年度评选中获得AI明星创业公司TOP10及最佳解决方案TOP10两个奖项。智谱·AI作为知识图谱产业链的参与者,助力人工智能赋能实体产业,促进我国新基建发展。 爱奇艺谢丹铭:用AI让创作者提升效率,让消费者简单快乐 爱奇艺副总裁谢丹铭,在大会现场分享了爱奇艺在内容创作与消费方面的智能化应用。 受到疫情的影响,智能技术在内容产业中的重要性大大提升:内容的创作是否能搬到线上?广告预算减少的情况下,如何让投放效率变得更高? 谢丹铭谈到,爱奇艺的智能化应用主要服务于两部分人,一部分是上游的内容创作者,一部分是用户消费者。 面向内容创作者,爱奇艺基于AI实现了一个大型综艺制作系统, 爱创媒资系统 :能自动给素材打标签;自动给多个摄像机拍摄的素材按时间做对齐;另外,还有自动审片功能,快速找到不合规内容,快速计算适合的商务植入时间……大大提高综艺后期制作的效率。 在电影制作方面,爱奇艺则推出了视频增强技术ZoomAI。可以去噪、插帧、把1080P视频超分为4K视频,完成老电影、老视频的一系列修复工作。 谢丹铭表示,应用AI之后,电影修复的80%工作都可以交由AI来完成。 而面向4亿二次元人群,爱奇艺在动漫制作方面同样有AI技术落地:智能上色引擎能根据指定风格,帮助创作者给线稿上色;也能根据人工上色的关键帧,把特征迁移到后面的系列帧当中,提升80%的上色效率。 另外,爱奇艺AI也在动态漫画中实现了唇型驱动技术,生成的素材效果非常接近人工。 总之,在内容的创作和消费领域,从创作到分发,从翻译到审核,AI正在广泛地被应用,实现科技与技术的结合,促进整个产业的升级。 谢丹铭表示,爱奇艺希望,通过AI让创作者提升效率,让消费者简单快乐。 小冰公司李笛:强大的AI不应该提供给企业,而应该给企业里的劳动者 小冰公司首席执行官李笛,在大会上分享了小冰框架的大量实践。 人工智能正在不可避免地进入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人类发生各式各样、千丝万缕、无处不在的关联。李笛认为,在讨论人工智能未来的价值之前,需要先讨论人工智能的边界。 作为一个占据全世界范围内人和人工智能交互总流量60%的技术框架掌舵者,李笛根据实际经验,把技术运用的边界归结为三件事: 第一件事, 预判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境 ,尝试用系统化的结构,去提升规避掉这些困局。 第二件事,是 对场景的克制 。人工智能要发展,需要在选择落地场景上保持克制。 第三件事,是 尝试保护双方的机制 。把人工智能想像成一个面向未来的系统,它会跟亿万人类发生各式各样实时、高并发的交互,所以在系统设计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边界,就是对双方进行保护。 李笛表示,这也是为什么小冰公司坚决禁止为普通个人去训练声音。 李笛在现场展示了小冰的语音能力,在有意识地加入人类语音的瑕疵之后,小冰更加接近于人,能实现31分钟的人类舒适时长。Siri的这一指标为2.6分钟-7.8分钟。 李笛认为,这种能力太接近于真人,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因此在技术不足以防范语音诈骗的时候,需要非常谨慎。 另外,李笛还谈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当你手上有一个强大的AI工具,应该把它提供给谁? 李笛说: 不应该提供给企业,而应该给企业里的劳动者。 澎思马原:2020年是AI普惠元年 澎思科技创始人兼CEO马原在会上发表《AIoT生态模式,驱动AI普惠与商业化》的主题演讲。 马原表示,2020年已经成为AI惠普的元年。最先集中爆发的是城市中的金融、教育、社区、楼宇园区、地产商业等场景。长期来看,中长尾客户将占据AIoT市场的主体。 作为以AIoT生态模式,加速人工智能普惠和商业化路上的排头兵,马原结合澎思科技的实践经验,从技术变革和落地实践角度阐述了对智慧城市AIoT场景的思考。 技术变革层面,澎思坚持“AI为基,IoT为翼”,大力研发以迁移学习、无监督/自监督学习、小样本学习等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建设云端AI在线迁移学习平台,为普惠智能提供技术基础。 同时,投入轻量化应用、边缘智能的IoT物联网搭建,加强端侧AI轻量化设计,实现场景的泛化。目前,澎思的相关算法研究已在产业应用中发挥良好效果,形成生产力转化。 落地实践层面,澎思致力于满足智慧城市AIoT场景的中长尾市场需求,通过追求极致性价比的AIoT智能产品和服务重点场景的解决方案能力,落地楼宇通行、智慧社区等城市人居的核心场景。 马原表示,AI技术的底层其实还是IT技术,用终局思维去倒推,AI最终也会以服务的方式体现,也就是“AI即服务”。 他认为,通用智能技术的发展、AIoT的深度融合,以及AI在场景落地中面临的中长尾市场需求,都让普惠成为2020年AI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而在这一过程中,澎思科技将致力于同各行业合作伙伴一起,建立开放、创新、融合的生态体系,共建AIoT多维度应用场景,以AIoT生态模式,加速AI普惠与商业化进程。 亚信科技欧阳晔: 5G是首次将AI写入通信核心网络架构里 亚信科技CTO、高级副总裁欧阳晔博士分享的话题是“通信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十年”。 2017 年,人工智能第一次被 3GPP 定义进入 5G 核心网络架构中并以独立网元存在,是人工智能与移动通信做为通用目的技术融合发展的一个标志性里程碑。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