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焦作站长网 (https://www.0391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酷站推荐 > 酷站 > 正文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发布时间:2020-12-21 12:25:31 所属栏目:酷站 来源:互联网
导读: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我们的生活遭受重创,但AI技术和应用仍在加速脚步。“重启、重塑、重构”成为今年AI行业的主题,AI正在构建疫情之

翟学魂认为,未来3到5年时间带来的变化,会远远超过过去这10年。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大部分新的卡车都会变成 自动驾驶的卡车,也许不是完全无人的,但是一定是司机不怎么管安全,也不怎么管油耗的,只是坐在那儿象征性的开一下车。

而且他还认为,未来5年之后,绝大部分卡车的能源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不会再用柴油了,所以能源、装备、生产力在未来5到8年的时间,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G7能在里面起到显著地推动作用。

容联云通讯熊谢刚:为了省钱用AI替代人是伪命题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容联云通讯CPO熊谢刚分享了他们在AI落地化中的一些行业经验。

过去两到三年,大量的AI创业公司出现,但是这些创业公司其实都面临着产品变现非常难的问题。

很多创业公司100人到500人发展很快,收入基本上都是好几千万,但是很难看到在未来的两到三年,或者三到四年,做到上亿,甚至接近几个亿的收入规模。

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每个AI项目的客单价不高。作为一个AI创业公司,如何让公司怎么成长起来,需要让客户在使用完AI产品以后,切实感受到业务效果的提升。

过去受到市场的影响,行业在大谈AI产品是为了替代人,替代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服务、省钱。

而熊谢刚认为,用AI替代人,在今天的这样一个定位,是一个伪命题。用AI去做产品考虑的恰恰不是去替代人,而是用AI去做人做不了的事情。

这些事情可分为两类:一类就是数据量特别大的,还有一类就需要计算速度越快越好的。例如在通信领域做应急通信,出现大量的突发事件的时候,需要快速的响应。

所以一旦用AI的技术去很好的处理了这两个事情,客户花多少钱都会买单。如果能找到这两个点的话,一定会让AI产品成为刚需。

自动驾驶圆桌论坛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在上午的最后阶段,百度副总裁、Apollo平台研发总经理 王京傲 ,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吴甘沙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 于骞 ,图森未来联合创始人&COO郝佳男,四位行业大佬坐在一起激辩自动驾驶。

谈到各种公司技术的侧重点,每个人都对自动驾驶未来的发展有着独到的见解。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王京傲认为,今年汽车行业的一个趋势是汽车智能化,从各大新造车势力的股价可以看出其势不可当。自动驾驶的大幕刚刚拉开,大家快来做,越早越好。

在Robotaxi方面,百度现在已经落户到了广州、沧州、北京、长沙这些城市,明年会落地更多的城市,并提升这些城市的运营效率。

对于未来的展望,百度的目标是,在未来的3年将Robotaxi落户30个城市,在未来的5年里面将Apollo智能驾驶安装到百万辆车以上。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吴甘沙认为,今年自动驾驶商业化有三个关键词:上量、真无人、全天候。

上量是指驭势科技对今年客户总量的预计太保守。真无人则是体现在从去年底开始驭势科技率先在运营中取消了安全员。全天候是说无人驾驶进入运营状态后,必须应对各种复杂环境和气候等。

他还指出,从商业化节奏和需求的迫切性上来看,无人驾驶汽车载物会比载人更快落地。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于骞则认为,在国内载人的场景,Robobus一定要比Robotaxi更快落地,而载货方面,在美国的重卡,应该是一个比较快的落地方向。

在L4方面,Robobus以固定路线、中低速的微循环公交形式落地会更实际和务实。而L4级别的自动驾驶,想大范围普及,还需要解决很多corner case,即便强如Waymo,目前也面临许多技术问题。甚至到最后,Robobus和Robotaxi或将殊途同归,以共享无人小巴的形态大范围普及。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郝佳男指出,在无人车落地化方面,中国相比美国有着许多优势。

美国每个州有自己的一个计划,对无人驾驶持相对开放的态度。在中国可能有一些法规需要进行突破,但是,他对此比较乐观。

中国其实有很多美国可能不太容易推进的资源,比如说V2X、车联网,这些资源可以让中国“后发先至”,走得更快。

谭建荣 院士:数字经济搞得好不好,要看企业、群众是否受益

李开复谈20年后的AI,崔宝秋论开源之道|MEET2021智能未来大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在会上做了题为《 数字经济与数字转型: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的演讲。

谭建荣院士指出,实体经济始终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搞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经济,一定要跟实体经济结合起来,而且是一定要跟制造业结合起来。

从需求上看,目前,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数字经济,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主要来自4个方面:

批量化生产向定制化生产的转变

单一化产品向多品种产品的转变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快

大众化产品向高端化产品的转变

与此同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同样具有4个显著的特点:

由互联网技术发展到物联网技术

由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到增强现实技术

由网格计算技术发展到云计算技术

由机器学习技术发展到深度学习技术

这样的转变和发展,就支撑起了现在数字经济的发展。

谭建荣院士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有三大重要的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是40年前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提出“数字经济”的概念。在《第三次浪潮》中,他预见到互联网是个舞台,创新的主角是大数据,大数据将走向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

(编辑:焦作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